第(3/3)页 康熙曾经动过“火耗归公”的想法,即不再追究“火耗”,少就少吧。 但他知道,这不是长久之举。 因为如果他说不要火耗银,官吏们可能就会在路上拿走一半税银,说这是“火耗”。 若你要追究,那他们就继续摊派,多收三分之二的银子,然后交一半上来,剩下的进入自己口袋。 砍头?康熙已经为了火耗银砍了许多脑袋,完全没用。 大清的官场,或者说封建王朝的官场,就是这么烂。 胤礽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放弃了整治吏治,转而向海外进军。 只要把大清这块蛋糕坐大了,哪怕从官员指缝中漏一点,百姓们都能温饱。 现代的海外国家证明了这一点。 大清在海外贸易中赚取了足够多的银钱、购买了足够多的粮食,康熙虽然心有不甘,也终于决定火耗归公,由大清国库来承担会被官员贪污的部分。 但康熙仍旧咽不下这口气。 胤礽想了想,道:“汗阿玛,要不改革钱制吧。既然铜币不够,需要白银。那么何不做银币和金币?” 康熙看过经济学的书,明白海外已经有人提出“金本位”的经济学思想。 他沉思了许久,道:“但如何规避伪造钱币?” 胤礽道:“大清科学院已经做出小型发电机。这些发电机虽然因为功率太小,暂时找不到其他用处,但可以做到电镀金属。只要我们让伪造钱币的成本比真的钱币更高,他们就算伪造了钱币,我们的损失也是可控的。等有了银币和金币之后,或许我们可以在京城中以金币为锚点,试着发行官方金票。” 胤礽为大清科学院带来磺胺药的制作方法的时候,顺带带来了简易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不过大清科学院制作出简易发电机,却没研究透彻其中原理,只能复制这些发电功率不高的发电机,没办法制作出更大功率的发电机,自然也就暂时没办法把电力用到其他方面。 不知道原理的机械就是空中楼阁,大清要运用上电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这些已经可以复制出来的简易发电机,做一些简单的电镀工艺还是没问题。 这个电镀工艺,就可以成为钱币的防伪标志。 如果大清的银钱不再称重量,而是直接和铜币一样算面额,那么火耗就不存在了。 只要银钱整体完好,它的价值就完整。就算你把它刮掉一层银粉也没用。 何况,胤礽可没打算用纯银当银币。 当银币和金币出现的时候,数着库房中的黄金储备,他们就能发行纸币了。 纸币要能推广开来,大清的商业贸易繁华程度绝对能再上一个台阶。 若是海外市场也习惯使用大清的纸币,大清就可以收割全世界的财富了。 胤礽拍了拍脸。 这个钱币改革势在必得,该让弟弟们回来帮忙了。 一个都别想跑! 他可是知道,这群臭弟弟出海之后乐不思蜀,明明做完了事也不想回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