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用来问询老夫。” “这天上啊,从来只能有一个太阳,太阳多了,会死人的。” 李文静在说出这最后一句话时,面上重新挂上慈和的笑容。 可这一瞬间,不论是曹武还是周玄却没有感觉到这笑容的丝毫温度,只觉得遍体生寒。 匆匆告辞之后,两人在长史衙署外定定站了一会儿,晒了一阵这六月过半的夏日烈阳才缓了过来。 徐徐吐出一口压抑许久的浊气后,周玄本打算直接离去。 可脚步微动间,似乎想到了什么。 “周某要去李中郎那儿传令,曹秘书郎去不去?” 正垂眼思索的曹武听闻这话,抬首望着周玄,而后咧嘴一笑。 “去!为何不去?” …… 前些日子韩绍大婚,不但冠军、镇辽等城阖城同庆,军中也搞得跟过节一样。 连着几日的松懈下来,再加上如今幽北草原平定,紧绷百年的神经骤然一松,竟有几分收不回来的架势。 这让巡营走了一圈的李靖大为恼火。 当周玄和曹武联袂持令而来的时候,这位韩绍之下的军中第一人,此刻黑着脸正居于点将台上。 而在他身前,三副将之一的冯参正唾沫横飞地训着话。 说的也无非就是追忆过往那一套。 期间,或许是顾虑到公孙度的脸面,并未太多讲述前年那一场镇辽军的惨败。 而是话锋一转,将前些日神策、天策两支禁军在兖州济水之战讲了出来。 借他们先赢后输,讲骄兵必败! 讲禁军昔日如何镇压天下、不可一世,现在却沦落到这般全军覆没的耻辱境地。 总之,目的只有一个。 以过往、他人为镜,让将士们知兴衰、胜负、败亡的缘由。 曹武正听得一阵出神之际,却听台上冯参骤然将目光落在他身上。 “将士们!今日你们运气好,这位曹秘书郎正是济水一战的当事人!” “你们想不想听一听,他如何现身说法?” 演武校场之上,早已被六月烈阳炙烤得不耐的将士们,才不管什么秘书郎不秘书郎。 先是一愣,随后顺势鼓噪道。 “想!” 就这样,被一通起哄架秧子的曹武浑浑噩噩地站在了点将高台之上。 面对下方那黑压压的一片,素来口舌灵便的曹武一阵眩晕,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如鲠在喉。 好一阵沉默后,他终于憋出一句话。 “我的袍泽,他们死光了……” “整整十万甲骑!两日!只两日!割草一般就没了——” …… 演武校场之上。 曹武并未如冯参一般,对神策、天策十万甲骑作出评价。 他只是讲战场,讲他们东出洛阳后辗转万里征战,如何胜,又如何一战尽覆的。 就算单单是这样,也让之前只跟草原蛮族乌丸部厮杀过的将士们听得极为入神。 但这些过程,普通将士不了解。 李靖等人却早已在密报中了解了个透彻。 所以只稍稍听了一些细节后,便将曹武一个人丢在点将台上,他们则向周玄迎了上去。 一者随意,一者郑重。 可周玄却知道,他们这些武人是将那曹武当成了自己人才会如此区别对待。 心中叹息一声,周玄也没有了互相寒暄的兴致,直接取出了韩绍的军令,便宣读了出来。 “靖,谨受君命!” 和周玄等人一样,面对韩绍这道突如其来的军令,包括李靖在内的一众武人也是不明所以。 全然不知道韩绍到底想做什么。 一营万骑,即刻南下。 这么些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真要说南下面对那些动辄数十万的黄天蚁贼,肯定是不够的。 “难不成是……去吓唬人?” 不得不说,李靖能被韩绍如此看重,并非没有因由。 接过军令之后,便让赵牧等人立即去准备。 但出于谨慎的性子,他还是决定亲自去韩绍面前问个明白。 反正以他现在的修为、脚程,这点距离也算不得太远。 所以在周玄离开后,李靖又跟赵牧交代一声,便直接一步踏出。 等循着那一道熟悉的气息,出现在龙城王宫大殿时,见到自家君上的李靖刚要上前见礼,身形便是一僵。 “君……君上,这是……” 向来沉稳的李靖讷讷看着韩绍怀中环抱的那婴孩,脑子有些打结,话也跟着打起了结。 对李靖前来并不算太意外的韩绍,呵呵一笑。 “过去见你家神通,孤日日羡慕,现在却是不用了。” 说着,摆摆怀中婴孩的小手,颇有意趣道。 “来,平安,跟你李叔父打声招呼。”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