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六弟,你的学问素来是最好的。” 王俭收拾心情:“七郎是他们这一辈的第一,不知能否让他随你左右,讨教学问?” “王旭”看向王不久:“七郎方才说,要去大唐人间和其他地方走走看看?” 王不久:“侄儿确有此意。” “王旭”颔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较于随我读书,你如今的修为境界再想有所提升,多游历一番更好。” 王不久:“是,六叔。” 王俭听“王旭”口吻,也松一口气。 虽然王不久没能跟在对方身边求学,但显然“王旭”很欣赏他。 “王旭”这时目光一扫,看向远方岸边。 在那里,另有一队人自北方飞驰而来。 为首者乃是个干练中年官员,正是和方骏眉一样到过大同的欧阳靖远。 他在岸边向“王旭”遥遥一礼:“欧阳靖远奉太子殿下诏令,代为问候东阳先生。” “王旭”并未停船:“殿下有心了。” 欧阳靖远视线扫过王俭、王不久二人后,在方骏眉身上停留一瞬。 方骏眉神色如常,向欧阳靖远一礼。 欧阳靖远没有登舟,身形飞起,短暂悬于大江之上,随轻舟一同顺水而下: “殿下闻听先生出山,不胜欣喜,有心拜会,碍于国事缠身而无法成行,故而特邀先生赴长安一晤,万望先生拨冗一行。” “王旭”负手而立:“晚些时候吧。” 他其实有心先找大汉龙虎山的潘海林。 但对方相当滑溜,惊鸿一现助大汉朝廷挫退一路强敌后,便又没了踪影。 这让雷俊反而更有兴趣找到对方。 只是眼下暂无线索,他便也不多纠结,先去其他地方。 “我先往苏扬一行。”他淡然道。 欧阳靖远听了却心中一震。 舟上王俭、王不久、方骏眉亦是相同模样。 大空寺方丈绝相和尚,当前正在那边。 ………………… 须弥。 此前因为大明皇朝高手来攻,佛门妙境清净不再。 如今经过一段时间休养,须弥总算又重现往日祥和宁静,清净自在的景象。 连当初倒塌的须弥山,都已经重新立起,闪动淡淡金光,仿佛须弥支柱。 但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须弥山同早先,有很大不同。 虽仍然深具智慧圆觉,金刚不坏之奥妙,但不如早先那般根底深厚。 须弥山的山峰之上,此刻只有一名僧人跏趺而坐,其人身体表面赫然呈现淡淡金色,仿佛一尊塑成金身的佛像。 僧人双目闭合,默默诵经。 须弥山下,少年人模样的须弥金刚界佛部之主毗摩舍前来,向山峰上的金身僧人行礼:“尊者。” 须弥山巅,善智慧尊者睁开双目:“宗伽他们那边有消息了?” 佛部之主毗摩舍答道:“仰仗尊者之能,梵达陀师兄和阇底罗师兄,已经有希望带宗伽师兄出归墟,不过还需少许时间。” 善智慧尊者:“出来就好。” 他转而问道:“两晋那方人间,天地灵气潮涌仍未开始么?” 毗摩舍低首:“是,那里距离当初天地大劫,年代终归是有些近。” 善智慧尊者没有失望之意,面容语气始终平和:“无妨,莫要心急。” 毗摩舍:“是,尊者。” 这段时间,蓬莱一些消息,他已经陆续从不同渠道,听闻只言片语。 此前却不曾料到娑婆在那里还插了一脚。 如今蓬莱虽然生变,但娑婆仍然稳固。 须弥金刚界五部中,他的佛部便是在两晋人间经营。 虽然那里天地灵气尚低落,但为须弥佛门提供了大量的人丁基础。 佛部也是须弥金刚界五部中,经营根基最深,进展最大的一方人间。 两晋中的北晋,已经确立须弥佛部为国教,毗摩舍本人正是北晋国师。 在那里不止道门、巫门难以成大气候,便是儒学世家名门,也压不住佛门大兴。 某种角度而言,须弥佛部在那方人间最大的对手,其实在同北晋隔大江遥遥相对的南晋王朝。 那边,同样佛法昌盛。 不过,是背靠娑婆的中土佛门传人。 “大汉人间,暂时不做理会,静观其变。” 善智慧尊者言道:“梵达陀回来后,交给他处置便是,动作亦无需太大。” 毗摩舍应诺。 提前破关而出,终究对善智慧尊者造成不良影响,需要时间消化。 当前只稳固须弥即可。 东阳山人王旭重新出山,可能给大汉人间带来种种变化。 最终事态如何发展,对须弥而言利弊多寡尚难预料,不如以不变应万变。 “尊者……”毗摩舍轻声道:“大唐人间那边?” 虽然因为大唐人间吃了大亏,但毗摩舍语气中不含忿恨,此刻提及,是为了旁的原因。 善智慧尊者徐徐点头:“大唐人间,需多加关注,唐皇张晚彤其人,另具玄机。” 毗摩舍:“是,弟子遵命。” ………………… 时空缥缈,茫茫不知所踪。 虚空中仿佛独立存在一方洞天世界,其中妙境无穷,清气袅袅,恍若仙境。 洞天中心,有巍峨山峰耸立,只是身处其中,显得有些突兀。 仿佛从别处凭空挪移过来。 山峰顶上,散发微光,光辉深入洞天虚空中,仿佛和洞天融为一体。 倒是在山峰半山腰上,建有大量庭院道观。 正门牌匾上,书有“天师府”字样。 来自大汉人间的龙虎山天师府。 整座山门,都被挪进这方太清度人洞天内。 和大唐龙虎山的上清雷府洞天不同,此方太清度人洞天中,不见碧游仙山耸峙,不见九天神雷弥漫,而是显得宁静自得。 其中灵气充裕,物产丰富,可以容纳不少修士在其中生活与修行。 不过总体而言,脱离人间供应,大汉龙虎山传承在这里的发展短时尚好,长此以往,终将渐渐受限。 他们在等待。 希望改变现状的那一天为期不远。 山中龙虎宗坛内,大汉龙虎山天师季道成,正上表祈天。 宗坛上空灵光冲霄而起,冲上太清度人洞天上方青空,仿佛穿透洞天,指向虚空深处。 宗坛内,季道成身边,十一个光团浮浮沉沉,从中不断有光辉流转而出。 少顷,上方虚空中,仿佛有光辉一闪。 接着便有大量光流,笼罩季道成。 季道成的身影,似是暂时在龙虎宗坛内消失。 他的感知中,自身像是随着宗坛冲天灵光扶摇直上,入了深空寰宇中。 光辉笼罩下,季道成视野中仿佛出现另一座仙山,另一座道宫。 道宫里,一个外观看上去如中年男子的道人,正侧卧在丹炉前。 “弟子参见祖师。”季道成恭敬行礼。 这中年男子,便是大汉龙虎山中兴之祖,已然洞玄登仙的周天老祖。 季道成自修道以来,除了当年接掌天师之位时,如今是第二次亲蒙祖师召见。 “人间事,你们已经知晓?”周天老祖开口,如黄钟大吕,在道宫内外回响。 季道成恭敬答道:“多亏祖师安排周详,弟子等人已知人间事。 空桑的棋盘上,莫名多了一枚石子,他们的安排可能因此被打乱。” 周天老祖:“此事,空桑可自行处置,相较而言,空桑天京、地都内部之争更可能坏事。” 季道成:“可需弟子等人做些什么?” 周天老祖:“暂时无需参与,你等静心修持即可。” “是,祖师。” 季道成应了一声后,轻声道:“只可惜封山之下,弟子等人无法继续查访蜀山相关人事。” 昆仑三清天缺了一角,至今有二十余年,一直不知着落在何处。 就季道成所知,那是一位蜀山派洞玄登仙的祖师。 自家老祖对此事极为重视,可惜他们大汉龙虎山一直没有眉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