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章或许可以靠着灵感一时迸发想出来。 但,工匠技术的改革,可不是一朝一夕,一个念头就能够解决的! 非得有长久的经验积累,与足够的实践,才能够成型! 顾长生,连这一点都想不明白。 却是让王远谋对顾长生,都是愈发看轻! 原本,王远谋还担心,顾长生这边,会有什么惊人的行动,或是出乎意料的谋划。 不然在宴席上,顾长生那无比的自信,实在是不知从何而来。 但现在,王远谋却放下心来了。 在他看来。 顾长生,就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言过其实的人物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他这行动,我也能够猜到原因,无非是想着,借助农具改良的机会,来取得那些泥腿子们的信任。” “但,他将这些事情,想的太容易了!” 王远谋说着,将手中的情报丢到桌案上,不屑的说道。 旁边,两位王家的高层看到家主那得意的样子,却是无比凑趣的说道:“家主此言,必定有高见,不知家主,有何谋划?可说出来让我们也见识一下!” “谋划?呵呵,这倒谈不上。” 王远谋被手下人的吹捧,说的愈发得意,呵呵一笑,便是捻须说道:“这顾长生,能够拿出六部之一,工部的手令,的确让我意外,六部如今的天官大人们,不是上了年纪,就是自有壮志,轻易可不会将自己的权柄威望借出去。” “这顾长生能做到这点,说明他多少还是有些能力的,只不过,他的眼力太差,经验,也还是太少!” “若我们这元山府,乃是边城远府,那他请来工部的手令,倒还有些作用!” “哪怕他改良不了农具,靠着工部差遣的名头,也足够让那些泥腿子们,配合他,将钟馗灵符给推广下去。” “虽说如此一来,没有多少百姓会诚信信服这些钟馗灵符,但起码他的面子还能够保住一二,但他偏偏,请了一道工部的手令,这就彻底走差了路!” 按照大周的律例。 若是在边城,远府,每年的城墙,为了防备北蛮南夷,都需要重新修缮,而征调的民夫,具体征调哪一家,都要由工部的老爷们来决定。 哪怕是工部一个八九品,不入流的小官。 一句话一支笔,往往都能决定他们一户人家的生死。 毕竟,征调一个民夫,一去就是数月甚至半年。 回来时已然精疲力尽。 去的时候,家中妻女父母难以照顾,这是其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