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好。”刘盈温和的点头道,“记得不要拿太烈的酒,她酒量不好。” 刘盈出酒肆的时候,见一轮明亮地月盘已经升到当空,照在地上,显得很是清冷。阿嫣仰脸看着月色,神情竟比月色还要清冷几分。 他咳了一声,唤回阿嫣,将一囊烫过的清酒递给他。 她不着脑袋的接过来,隔着囊感受到烫手的暖意,不由得有些意外,心中酸楚,幽幽道,“你既然都不要我了。干嘛还对我这么好?” 一直一直对我这么好,只有让我不能后悔,心中更舍不得你。 刘盈心中亦难过地紧,可是,阿嫣,我不对你好,又能对谁好呢? 他不答话,只是拧开了酒囊,喝了一大口酒。 张嫣微微一笑,也学着他,饮了一口酒。 民间的卖酒远不如宫酿酒品清醇,尚带着一丝没有发酵的苦涩,烈烈的滚下喉,腹中就暖和了不少。 “舅舅,”她盈盈笑道,“难得上元夜出来,我想买一盏花灯。” 贪看她的笑颜,应道,“我带你去买。” 安陵邑毗陵长安,虽繁华远逊与长安城,但上元夜市也别有一番风味,间或有一二少年见张嫣生的貌美,想要上来调戏,见了刘盈淡而含威的眸光,最后都讪讪避走。 走了小半条街,张嫣便看见一座卖花灯的灯肆,肆中扎着数十盏花灯,上下参差而悬,五光十色,将小小灯肆照地亮如白昼。1——6——K-小-说-网 此情此景,张嫣喃喃念道,“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眼睛一酸,心中竟起了一些不祥的预感。 她说的太含糊,刘盈没有听明白,于是回头问道,“你说什么?阿嫣。” “没什么啊。”张嫣偷偷擦掉眼泪,张嫣瞧到了其店中最上挂着的一盏光彩玲珑夺目的杏花灯,于是指着道,“我要那一盏。” 待到将飞云栓在路边的一株柳树上,“老丈,”刘盈问掌灯人。“那盏花灯怎么卖?” “今儿个是上元佳节,小肆地花灯都是不卖地。”老先生回过头来笑道,“一盏灯上都贴着一个灯谜,公子要是能够猜到,小肆便将花灯免费送上。” 刘盈于是去看那盏高挂在最上方的杏花灯。其上垂着一张纸笺,上面写着:“江梅二三朵,马蹄踏初春。打一字。”于是沉吟了一下,回头去看张嫣。 “你不要看我。”张嫣垂眸道,“我不会猜谜。” 她一直对古典文人这种咬文嚼字地猜谜没有天赋,从来没有猜对过半分眉目。 刘盈无法,只得自己独自拆解,过了半刻。神情若有所悟,竟是渐渐怔忡。 “怎么,”老先生含笑道,“猜不出来么?也没关系,”他善意的开解道,“这位小娘子看中的是本肆地灯王,灯王的谜面是最难的,我这儿还有其他灯,也都好看的很。公子不妨试试,也许能答中一二呢。” “不是。”刘盈淡淡道。“我已经猜到了。” 只是,这个谜底有些意外而已。 他提笔,在案上铺开的新纸上,仔细写下了一个“嫣”字。 “正是。这位先生才思聪敏。”老者笑眯眯道,“我替你将灯王拿下来。”忽听得市肆另一厢传来喝彩道,“这位公子也猜中了杏花王的灯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