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自从莫辉大肆收集各种文献、籍之后,每当莫辉在检索资料时,都能找到不少类似于《光能量与介质关系的研究》这样名称一看就很逆天,内容也确实很逆天的异界版自然科学丛。 为了帮助起飞,和加大规避的机动性,飞艇底部还设置了堪比“推进机组”的“上升调节机组”。无论是哪种机组,都得到了牵引装置的助力,这个牵引装置,来自于行有余力的加热法阵。 热气球的法阵本身,也有加热蒸汽的功能,由此安装了简易的蒸汽机。蒸汽机的动力来自激活的火系法阵,带动单冲程的简易蒸汽机运作,通过传动轴,这个蒸汽机的动力会被延伸到螺旋桨主轴的齿轮上。这是莫辉想到了小时候玩的四驱车,而产生的灵感,那种玩具四驱车,已经将齿轮的应用方法,简单而明晰的介绍给了当时还是小学生的莫辉。 有了蒸汽机的带动,螺旋桨的启动速度更加的快,减少了风系法阵的投入。 原先的雅美蝶号,是仿制地精飞艇而建的,热气球外露,两侧和底部的舱室就像裹着香肠的面包。而现在的雅美蝶号,虽然体积缩小,但已经是全覆式装甲,两个纺锤形热气球并列在飞艇中心,热气球不再外露而是被包裹在飞艇之内。两个气球的好处就是,如果一个出了问题,那么另一个可以继续扩容,占据整个热气球的仓位。 最终定型后,莫辉只是喃喃地说了句:“飞碟?!或者说是飞梭?” 而向来凶残的翠堡技术体系,在这艘飞艇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风系机组已经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采取了双层增压的模式。即,一个整体的机组中,分为前后两**立机组。 前面的一号机组除了进气口之外,其他地方是封闭式的,直接连接后面短而厚实的管道,将已经加速的气流送往下一台机组中。第二台机组的法阵位置经过调整,由进气口流入的空气再次被它们加速,最终通过二号机组的排气口向外喷射。 无论是一号还是二号机组,都有**的螺旋桨,外层的二号机组可以剥离,防止因为外层的战损而导致管道堵塞。同时,所有机组都是标配四法阵,平时使用对侧的两个法阵,关闭另外两侧的法阵以做备用。至于管道,也是和调节的,当法阵关闭时,管道会通过回转的方式收缩孔径,遮挡住已经关闭的法阵,这也是通过减小孔径以达到加大空气流速的目的。因为此时,进气口的空气流速如果不变的话,要保证单位时间内的气体流量恒定,那么当可通过的横截面积变小时,气流速度必然加快。 排气管回转的动力,也是来自简易蒸汽机。通过多向的连接阀,搞出一个类似简易液压(气压)泵(?)的东西。气泵位于热气球的下方,一串上下向的气泵力臂上,横着连接着数根粗硕的连杆,连杆末尾,扣进一个提拉装置上,气一来,就会随着气泵向下一顶,这一动,便将旋转的管道打开了。反之,气一放,管道又会旋回原先的位置,将两个对侧的法阵挡住。 这样双层机组,进前后各二十台,左右各十八台。另外,所有的出气口方向,是可以调节的,这样可以保证最大的机动性。说起“最大”二字,原先在研究院中,搞出来的实际上是三层增压的一体机,只是材料的强度实在扛不住,大家都觉得很可惜…… 终于,会让地精都直喊坑爹的大杀器横空出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