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商贾的诅咒-《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3)页

    “大帅打算何时动西征?”长孙康宁在李虎做出一系列的承诺后,马上把话题转到了西征上。

    李虎顿时有些不高兴了。

    长孙康宁显然不相信他的承诺,直接以西征做为威胁。李虎急于动西征,而西征需要大量的钱财和物资,目前情况下,国库满足不了,只能向各地的地主商贾赊借,这也是李虎以共议国事为名把他们请到长安的真正目的。

    这件事大家心里都有算,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李虎竟然真心诚意地请他们共商国策。骊山议政的第一阶段确立了基本国策和展战略,这个成果斐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但是进入第二阶段,进入实质性变革政策的拟定

    后,被掩盖的矛盾立即爆,而且还非常激烈,其原因就是李虎的诚意给了地主商贾们以前所未有的希望。

    官僚集团的激烈反应在他们的预料当中,而长孙康宁和一帮大地主大商贾们早有对策,这个对策的重点就是西征,这是迫使李虎和朝廷做出让步的杀手锏。

    李虎忍住心里的恼怒,面带笑容,直接把话挑明了,“西征时间的决定权不在我手上。”李虎停下来,仔细观察了一下众人脸上的表情变化,然后把目光投向了长孙康宁,“你认为我何时可以动西征?”

    长孙康宁知道李虎不高兴了,但他??有成竹,从容应道:“大帅,即使你于明日动西征,我们也会不遗余力,鼎力相助。”

    李虎暗自冷笑,脸上的笑容却更加灿烂,一句话直中要害,“我在骊山说过,我们的变革没有可以借鉴的历史,我们没有任何经验,我们必须在确保中土稳定的情况下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力争用一代人到三代人的时间完成变革。你们在骊山拿出的一系列措施太

    过激进,变革的步伐太快,容易失败并引起动荡。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求稳,任何可能导致失败的措施都不能实施,不过我可以承诺,只待我们灭亡了西夏,平定了东南,我们变革的步伐就可以快一点,我也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你们的变革措施。”

    这句话等于彻底断绝了长孙康宁等人的幻想。

    李虎根本不怕他们的威胁,如果双方互相谅解,全面合作,变革的总策略就一直不变,否则李虎也不排除动用武力进行掠夺。

    范直昌、燕青和赵延光等人的眼里露出一丝失望之色,长孙康宁却波澜不惊,慢条斯理地问了一句:“大帅,从汉到唐,鼎盛时期都是文武并重,但长年和平之后,文官的地位日渐突出,将门世家因为缺少功勋而日渐没落,不得不让子孙研习经文以保证仕途。请问大帅,三代之后,朝堂之上还能保证文武并重吗?再请问大帅,今日变革,三代之内可以让大宋的士人由利益第一改为礼义至上吗?如果大宋士人依旧崇尚利益,他们还能保证大帅的变革策略持久不变吗?如果士人们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固

    守中土,固步自封,你敢保证以文制武之策不会重现中土吗?”

    李虎的脸色当即就变了,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陷入沉思。

    长孙康宁这句话正中李虎要害。李虎动变革,改国策,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保证虎烈人的利益,保证虎烈武人可以世代享受荣华富贵,如果文武并重的国策被颠覆了,那他最大的心愿,动变革的最终目的也就失败了。

    “大帅,历代以来,武人打天下,士人治国,而士人一旦控制了权柄,无不想方设法打击武人,尤其到了本朝,更是变本加厉,把武人踩到了脚底下,任意**。”长孙康宁的声音不断加大,深深刺激着李虎,“如果大宋的武人能够共享权柄,大宋会突然崩溃吗?今日大宋之所以败亡,就是因为大宋养了一帮手持天宪的寡廉鲜耻的士人,如果没有他们,强盛时期的大宋会突然分崩离析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