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欲速则不达-《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3/3)页

    但总体上还是紧密合作,没有生直接冲突。

    从长远来看,李虎需要折家的力量,折家在西北的势力不但有助于李虎稳定西北,更有助于李虎在北方的展,人为的把折家排除在虎烈利益团体之外,显然不符合虎烈团体的利益。

    李虎为此和折可求长谈了一次,双方开诚布公。李虎把自己王霸天下的目标直接说了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李虎要铲除一切阻碍,折家如果愿意加入虎烈利益团体,那么大家就精诚合作,反之,李虎直言不讳,到了双方冲突激烈的时候,我不会手软,该杀的一定要杀。

    折可求没有选择。在这之前,他和李纲、李复、刘延庆、赵明诚、张孝纯曾不止一次坐在政事堂里讨论过大宋的未来,在天下三分格局中,继续延续赵氏大宋的国祚显然不现实,但赵氏大宋统治中土一百六十多年,突然之间推翻赵氏大宋也不现实。当年曹操挟天子而号令天下,二十多年都不敢篡僭,直到他死后才由儿子推翻了四百多年的大汉国祚。今天的李虎若想代宋自立,没有二十年也要十年,而且在这之前他要统一中

    土,实施中兴策略拯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土百姓,否则他没有成功的机会,但是,李虎有耐心等待十年甚至二十年?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事。

    折可求面对李虎的坦诚,十分感动,也是实话实说。就李虎的目标而言,统一中土是其王霸天下的前提,在没有统一中土之前,没有灭亡东南宋廷之前,李虎若想吞噬大宋国祚,条件不成熟,极有可能引更大的内乱,给中土造成更大的伤害。

    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三国,曹魏最终未能统一中土,统一大业由司马氏的晋完成,司马氏则是在灭亡东南吴国后形成统一。比如南北朝,宇文氏的北周最终也是未能统一中土,而是由杨氏的大隋完成,大隋也是在灭亡东南的陈国之后形成统一。赵氏大宋的统一也是可以借鉴的,统一大业最终也是灭亡东南的唐国而形成。

    折可求的意思和黄涉的差不多,希望李虎不要着急,不要乘着这个机会马上吞噬大宋国祚,这时候吞噬大宋国祚,等于把自己推到了大宋人的对立面,会成为众矢之的,中土会更乱,分裂的时间会更长。也正因为如

    此,李纲、李复、赵明诚、刘延庆、张孝纯等人才联合起来,抗衡李虎,阻止李虎夺取大宋国祚。

    “不管是为了中土百姓,还是为了大帅本人的王霸大业,当前都不是夺取大宋国祚的最好机会。”

    李虎本来就没有即刻夺取大宋国祚的意思,这个要求他当然可以答应,于是双方达成约定,只待李虎统一了中土,折家就不遗余力帮助李虎建立王霸大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