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可怕的漩涡-《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3)页
汴京的皇统之争其实早在北伐之前就开始了,但皇帝还年轻。太子又非常低调,传统的皇统继承观点也严重束缚了朝堂大臣,废嫡立庶的阻力太大。随着北伐进入议程,皇帝也开始动脑子了,他想在时机合适的时候让郓王赵楷主掌军队,收复燕云,建下功勋。****郓王有了这个功勋,皇帝找个机会废太子,让郓王继承皇统,那理由就非常充足了。
太子当然不会等死,而朝中大臣也不都是利令智昏之辈,也还有一帮忠臣,一帮严格遵循大宋律法的人,当然也有一帮居心叵测者,但无一例外,让他们坚决支持太子地动机还是来源于未来的丰厚回报。为了未来的可以预期地利益,他们不惜把身家性命做赌注。
皇帝和他的亲信们一门心思要解决李虎这个隐患。现在大宋的内部危机太多了,当然要拣危害性最大的先处理。
太子和他的支持者们则想利用李虎来达到上位的目的,上位才把把持权柄,把持权柄才能把前朝遗留地祸患彻底清除。
那么李虎呢?李虎是怎么想地?他真的甘心做个藩镇?他真地决心归返大宋?
李虎的选择才是问题地核心所在。
谁都无法揣测到李虎的心思,即使是李虎自己,也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策略,所以,汴京的东宫和西北的折家在反复思量后,决定先利用大同会战把李虎拉到同一条阵线上,然后利用皇帝要铲除藩镇的策略来推动形势的展。****李虎自然要反击,这时候他有东宫和西北将门的支持,在明在暗他都有实力,这样他就不会倒戈,不会背弃大宋而去。
拉住了李虎,等于影响了李虎的选择,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决定李虎的选择。
李虎的反击倒过来会推动汴京形势的展,皇帝和东宫的斗争会越来越激烈,虽然这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太子的作用,但可怕的是,李虎是一只猛虎,皇帝和东宫的斗争不但无法遏制李虎,反而给了李虎从中渔利,迅展的机会。
东宫和折家最最担心的就是,假如李虎因此尾大不掉,真的成了大宋的最大隐患,那将来太子登基了,如何处置李虎?
不管东宫现在不想这些问题,现在太子赵恒不仅仅是太子位不保的问题,还有性命不保的问题,赵恒必须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掉,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东宫无暇考虑将来,但折家不能不考虑,因为折家在西北,李虎也在西北,这两者一旦结成利益共同体,那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折家不能为了一个太子而葬送了四百年基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