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千古铁律-《大宋帝国风云录》


    第(2/3)页

    两个人心里很苦,苦不堪言,苦得都想哭。

    现在看来,李虎率军西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西京,收复山后九州,是一个非常正确而又非常及时的决策,假如李虎现在还在辽西,那么西京肯定是女真人地,代北也是女真人的,然后大漠必然也是女真人的,不管是西北的党项人和大漠的诸蕃,都不是女真人的对手,如此一来,女真人取代了契丹人,成为北方雄主,接下来就要攻打大宋了。****

    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铁律,只要北方蕃族强大了,统一了,必然要南下;同理,只要中原汉人强大了,统一了,也会北上征伐。这种战争是对于北方来说,是生存的需要,北方需要富庶的中原,而对于南方来说,同样是生存的需要,南方必须彻底征服北方才能确保和平和安宁。

    在今天这样一个北方混乱地形势下,它所蕴藏地深重危机不仅仅是南方对北方的威胁,还有北方对南方地强烈的攻击。北方需要稳定,而稳定的最好办法就是动战争,把所有可能威胁到稳定的诸蕃大军都拉出去打仗,如此既能消耗诸蕃军队,又能掳掠大量财物,缓解钱粮危机。北方近年来的大战耗尽了各方的财富,人口也在锐减,只有南下掳掠才能以最快的度获得财富,获得人口,继而迅增长实力。\实力强大了,北方也就更稳定了。

    对于今天的女真人来说,它也要走这样一条路,这是一条捷径,一条自古至今就被北方强虏屡屡使用的强大策略。强大了自己也就削弱了敌人,当南北双方的实力达到平衡的时候,和平也就来临了。

    这个强大策略女真人不会不知道,即使女真人不知道,那些饱读史书的汉人儒士会告诉他们,那些投降的契丹人也会把自己祖先的战绩告诉他们,最终这些汉人和契丹人会给女真人制定一条最快最安全最实效的强大策略,那就是动战争,南下攻击大宋。

    大宋人同样知道,大宋人一百五十多年来都在北虏的威胁下,所以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收复燕云,所以今天的大宋皇帝和忠于他的臣子们早早就开始策划北伐。

    大宋北伐是为了生存,北伐失败和不北伐的后果是一样的,两相权衡,当然是北伐为上策。

    然而,就有一部分人,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大宋不北伐同样可以确保国祚的安全。=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难道北方的形势永远不变?难道北方诸蕃永远只有一个雄主?北方风云变幻,王朝更替,雄主再出,南方和北方保持和平的前提条件已经失去了,还怎么维持和平?

    自古以来,南方和北方就是在战争中求生存,和平也是用战争换来的,不打仗,不北伐,不进取,不展,如何有和平?如何有生存?

    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这么一个历史铁律,在大宋各方势力的博弈中,在权力和财富的激烈争斗中,变得复杂了,非常非常复杂,以致于北伐大军到了白沟,足足等了六个月,依旧还没有动进攻。

    现在李虎拿到了山后,宋军只要拿到山前,大宋就等于实现了一百五十多年来的夙愿,这么简单的局势,只要不是白痴,都能看得出来,都会竭尽全力去做,但是,大宋人却视而不见,大宋人却在守内虚外的圈子里饶来绕去,担心养虎为患尾大不掉丢掉了江山社稷,他们把目光都盯在李虎身上,对北方那头正在张开血盆大嘴的猛兽置之不理,这简直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当然了,李纲和宇文虚中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不过是表明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朝堂上的权力争斗,这种不顾国家社稷的争斗早就深入到大宋的骨髓,北伐也早就成为这场争斗的牺牲品,换句话说,北伐若想打赢,除非以童贯为的一帮权臣主宰朝廷,否则,不管是主战派之间的争斗,还是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厮杀,都会把北伐推向一个深不可测的未知方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