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大发展-《九品大县令》
第(2/3)页
萧进让士兵们训练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纪律。称谓,命令,和站立,并着手让陈近南开始统一训练。
作坊也再次扩大了近一倍有余,让郑板桥这段时间,亲自管理作坊,纪晓岚负责统筹和后勤工作。
以十个工匠为一组,一个检查加指导的组长,每人制作一个零件,完全的流水作业,还有绩效奖金,每个月有一次评比,一共有三名,第一名最丰厚,有物质的奖励,也有金钱的奖励。这诸多因素加起来,导致枪支效率大大提高,平均一个组一天能制作一支出来。
这方圆百里的工匠师傅都被萧进搜刮干净了,一开始也有不知道情况的,听别人说官府带人抓工匠,见到萧剑就跑,还有给钱贿赂求放过,被萧进逼着带来后,却没一个想走了,这里的伙食和士兵吃的都是一样,萧进在作坊和兵营中间,搭建了一个大食堂,每日实行三餐,除了早上是稀饭加咸菜,顿顿有荤,不敢说大鱼大肉,却还是有肉沫的,而且每个十来天,食堂都会加餐。
当然,这开销也是愁煞了萧进,好多东西还都是问商人赊账来的,这几日,萧剑都不敢见萧进,一见面第一句就是,你这几日搜刮的如何如何。可怜整个临县,包括近一点的几个大庄子,几乎都被挨个刮了一遍。
只要喊得上号的大商贾,员外庄主,没有那个不被敲打过。一开始是犯事的交一半家产,按罪名大小和家产来定。后来钱没几天就烧完了,直接让萧进,但凡只要犯事的,直接抄没全部家产。
就这样,才撑过了大建设的前期,可后来庞大的后勤开销又让萧进头疼起来,开动脑筋又想了个办法,发放类似于后世的国债券,萧进给它改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临县发展代金卷,三年后才可以兑换,每一年升值两成,最大额度上不封顶,最小的都有一千两。
本来萧进就不指望有人主动来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让萧剑带着衙役上大地主们家去“推销”,这效果果然不错,要不然这么多士兵和近百位工匠还真不好养活。
作坊和练兵的事情都开始走上向了正规,萧进也就带着王二回县衙了,听纪晓岚说胡县丞天天在县衙里逮他,有事情禀告,是关于各个地方员外郎和庄主们的“伸冤”。
萧进一听是这事,怕被他烦,一回到县衙就直接去了后衙。
好几日不见徐盈盈,也是怪想念的,见后衙没有徐盈盈身影,拿着扇子敲打着,既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王二道,“既然都不在家,咱就去王夫人哪里看看吧,好多天没去看望过,怕她多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