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谈将军,你认为可以通过战略轰炸来迫使英国投降?或者说,英美对我们的战略轰炸,会最终导致我们输掉这场战争?”莫德尔在这个时候开口了。 谈仁皓朝莫德尔看了一眼,最后目光落到了曼施坦因身上。”其实,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来摧毁日本,事实已经证明,我们在日本投下的上千万吨燃烧弹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结果我们没有派一兵一卒登陆日本,就完成了对日作战。当然,英国与日本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战略轰炸只是击败敌人的关键性力量之一,而不是所有的必要条件,仅仅依靠战略轰炸,而不依赖其他的力量的话,还是不可能击败英国的。” “那么,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力量呢?在英国本土登陆?”曼施坦因也来了兴趣。 “对付英国,日本这样的岛国,登陆作战都是最后的一步。实际上。英国与日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两国都获得了本国之外的强大支援,同时都非常依赖于海运,更强调制海权对本国生存的重要性。 而英国与日本也有着很多本质上地不同。文化,信仰。国民的士气与斗志,以及所处地地理位置等。 ”谈仁皓也没有任何保留的将自己的观点讲了出来,“通过对日作战,我们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教训。比如在战略轰炸的同时,夺取制海权。完全地海上封锁,潜艇绞杀战,港口布雷,夺取外围岛屿,并且逐步扩大轰炸面等等,这些都是击败日本的关键因素。这其中,战略轰炸,海上封锁,以及港口布雷所带来的意义最为积极,这三项缺一不可。” 曼施坦因与莫德尔都沉默了下来。唐帝国对日战略打击中的经验与教训早就有人总结了出来。 而结合战略轰炸,进行全面的海上封锁是使日本战败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其意义甚至在战略轰炸之上。而要夺取制海权就得有强大的海军。唐帝国不缺乏这一关键性力量,唐帝国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可问题是,德国没有,而且唐帝国的海军在短期之内是不可能到达北大西洋的。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完全封锁英国了。 “以我的观点来看,短期内,战场上的重点仍然在法国这边。”谈仁皓也早就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绝不认为德国可以在短期内击败英国。”首先巩固西欧大陆上的战场,只要法国投降,那么西班牙退出战争就成了定局,到时候意大利地态度也将动摇,英国的大陆军团必然要撤回去,美国也不可能顺利登陆欧洲。这为可以为我们两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在此期间,通过战略轰炸来打击英国的士气与军心,并且瓦解英国本土地工业力量,为最终战胜英国奠定基础。” “关键还是美国的行动。”曼施坦因的神色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从我们最新获得的情报来看,美国在今年六月所生产的商船达到了130万吨的载重吨,而我们的潜艇在当月只击沉了60万载重吨的商船,而且还损失惨重。如果我们无法阻止美国向英国输送战争物资的话,那么也就无法阻止美国向欧洲大陆派遣军队。” “阻止美国出兵欧洲战场的最好办法就是迅速击败法国。”古迅雷也开口了,“元帅,按照你们的估计,最快能在什么时候击败法国?” “这要看我们的投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大量的装甲兵部署在东线上,能够投入到西线战场上的坦克严重不足。另外,还有制空权的问题,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战斗机与轰炸机,我们在西线上的进攻肯定将失败。” 曼施坦因看了眼莫德尔,接过话说道:“我们已经在进行进攻准备了,现在大概还缺少五个坦克师的兵力,等这些部队集中之后,最块可以在今年十月份左右发动进攻。按照我们的估计,如果法军没有在第一时间内组织起抵抗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在年底前打到巴黎,就算法国政府逃到马赛,我们也有望在明年中期之前获得胜利。” “这只是最好的可能?那么,最糟糕的可能呢?”谈仁皓觉得曼施坦因的估计太乐观了一点,法国有着欧洲大陆上规模最庞大的陆军(俄国除外),其坦克,火炮数量都不在德军之下。到现在已经与德国打了几年,不可能连半年都坚持不下去吧。 “最糟糕的结果是,我们也许在明年六月之前才能打到巴黎去。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足够多的坦克,火炮,轰炸机,以及战斗机,如果有的话,我们就可以迅速获得胜利,如果没有的话,恐怕……”曼施坦因没有继续说下去了,他的意思是很明确的。 谈仁皓朝古迅雷看了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