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逆流而上-《贾如能重来》


    第(3/3)页

    这个摄影棚从外进来时不觉得大,等真正拍摄时发现内有乾坤。场景不光是内景,还设立了外景,而外景是购置在顶楼楼顶上的。

    假若不是走着楼梯向上到楼顶,恐怕永远都不知道这上面居然变成了一个花园。

    我忍不住侧转头问周瑜:“这地方是什么时候弄的?”

    “与书城一起策划的。”

    这就难怪了,我刚还在想底下的摄影棚加上这个楼顶的户外场景棚要搭起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前阵子书城一直在打官司,按理是没心思再来弄这个的。

    也就是说他们兄弟俩几乎是把这幢商城的最高的三层乃至楼顶全都包下来了,这得投入多少资金啊?周瑜洞察了我的心思,笑道:“放心吧,这是老二的地盘,他对这感兴趣,跟我没多大关系,我的兴趣在于巴山书城。”

    “既然书城是以公益为目的,你要如何来支撑这三层楼的运营?就靠楼下这个摄影棚,应该还没正式运转经营吧。”我看关于摄影棚的宣传都没有,大门口也没有任何海报张贴,甚至进门都没见是什么厂牌,何以得来盈利呢?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公益固然得提倡,但是投资经营人肯定要考虑到运作。

    周瑜抿起唇角,“怎么,怕我亏了老本,背负巨债?”

    我刚一蹙眉,就听他又道:“放心吧,再怎么亏也不会让你背债的,而且,就算书城的盈利会用来做公益,这不还有个影城要开业了吗?”

    “影城什么时候开?”

    “等待时机。”

    现在巴山正当气势,为何不借着这股东风的势头一起开起来呢?这是又要等待什么时机?周瑜不赞同我的观念,他说:“东风是要借,但不是当下。在巴山书城以公益的名头打响全市后,巴山影城如果立即开业,一是会削弱书城的发展,二是前期宣传并没到位。老二的摄影棚也需要与影城一起运作宣传的,所以这个事急不来。”

    他说得是事实,确实前期宣传都没有做,贸贸然开出来只会冲击市场,不见得会有好的反响。如今他对经商真的是一套又一套,不过我还是有件事感到纳闷:“你哪来这么多钱?”

    之前光是书城的投入就是一笔巨额,现在又再投资影城,就算摄影棚是周亮的,书城也是跟周亮合伙的,但这三层楼及至楼顶的外景布场都不是小数目能够应付的。

    周瑜嗤笑了声,懒洋洋地道:“钱当然是赚来的了。不是已经在法庭上被查出我海外账户有金融投资往来吗?还有,你真的以为书城纯粹只为公益而设?它的链层背后当然还有利益可图啊,加上那许多投资人,他们一个个都是唯利是图的奸商,哪那么好心来做善事呢。”

    我错愕,原来这里头还有如此多的门道。就是表面看起来的是个假象,内底里依然还是商人的本质,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很虚伪,但我不这么判定。

    有效的创造利益价值,拿出一部分来作公益与善事,这才是一名合格的商人。否则,连自己都经营不下去地去做所谓的公益,那不过是昙花一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