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准则-《剑观山河》


    第(2/3)页

    “是啊……那些虎视眈眈的外来者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如今因为天上天的大道压制,他们来到咱们这边,自然得需要降低一个境界。可等到他们能够适应咱们这边的大道,甚至于大道已经能够接应他们了呢?都是不小的隐患啊!”道士开口,轻声说道。

    几乎每一次他们四位聚在此地,或多或少都会聊到这一问题。从最开始的面色带笑,并不如何担心,到现在的迫在眉睫,想要找出能够同自己一同抵挡外来者的修行人。可光是人仙二字,便是对于无数修行人来说不可望不可及的阻隔。单单是走出自己的道路,对于仍旧在仙人五境上苦苦争渡的修行人来说便已经难如登天了。更何况自身还得是拥有极好的天资才行,两者缺一不可。

    袈裟蔽体,手中不断捻着佛珠的和尚宝相庄严,率先将话题抛了出来:“我们佛家有一位年轻佛子,倒是很符合。如今即将步入而立之年,再出关的话应该已经是臻道境界了。而自己的道路也已经开辟大半。若不是被这限制着,在年岁到达半百之前,未必不能够跻身大臻道的境界。而圣人对于他而言也是唾手可得,要真是被他成功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的话,人仙似乎也是囊中之物了。”

    和尚呵呵笑着,似乎一提到自己的那位得意弟子便由衷的开心。

    只不过周围三人心知肚明,开辟道路又岂是嘴上说着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属于自己时代的天之骄子,一人便能够扛起那一整个时代的“道”。就拿和尚口中的佛子来说,半百之前跻身臻道境界确实很值得称道。但真要是沦陷在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当中,恐怕这辈子境界都不会再提升哪怕半点了。追求前人所求很容易,但要是抛开一切,想要全部都是出自自己的修行路上的话,却是很难。

    “若是这么说的话,我们道教同样也有一位,与你们佛门佛子的情况差不多。只是他年纪更小一些,不过按部就班下去的话,应该也会在三十年岁左右选择开辟自己的道路。”道士接着说道,而儒生也轻轻点头,示意三人儒家同样也是有着这样的一位人才的。

    听到这里,李惊云会心一笑。另外三人瞧向他这边,先后问道:“难不成剑修当中,已经有了能够独子开辟道路来的青年了?”言情 

    “当然。”李惊云故作高深的说道:“而且这个人你们还都有所耳闻。”

    “哦?”儒生颇为不解的问道:“那我们倒是愿闻其详了。这样的一位年轻俊杰,还是一位剑修。怎么会在天上天名声不显,莫非是你李惊云亲手调教出的得意弟子?”

    李惊云吐出三个字来:“诸葛尘。”

    “那个年轻神王啊,不是说已经自斩神王体,去往别处天下了吗?难不成是破后而立,更胜以往?有意思,既然如此,若他真的是已经开辟出了自己的道路,我们三教一定会鼎力相助。不过在这之前,他总得向我们证明,他所前进的道不是一条断路。不然的话我们的努力,就成了一场空了。”道士如是说道。

    虽然从眼下的局面来说,诸葛尘是绝无可能再重归与道教交好的诸葛世家了。不过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毕竟有着这么一份香火请。更何况诸葛尘即便再绝情,难不成还真的会灭了自家满门?

    李惊云轻轻点头道:“自然如此。”

    可儒生却在此时搅了李惊云的兴致:“我们儒家其实除了那位弟子之外,还有一人虽然不算是正统的儒家子弟,但也是能够被算在这一行列当中的。那人就是太乙神朝的皇子,说起来他与诸葛尘还是颇有渊源的。要是我没记错的话,那个神王体之所以能够破后而立这么早的开辟自己的道路,应该算他的头份功劳。”

    李惊云眉头紧锁,他自然知道对方口中的那个人就是皇城子。可坐在这里,他又不能拔出自己的佩剑,真要如此的话,恐怕整座踏仙峰都要在两人的争斗当中被打散。更何况只是闲谈而已,不是他能够动怒的原因。等到他吐出一口气,平稳自己的心境,开口说道:“儒家字字可救人,却又句句能杀人。温水煮青蛙,钝刀斩牦牛,李某实在是佩服。”

    儒生听后,仍旧是眯眼笑着,不再继续这一话题,而是伸出手来打开一道门户说道:“该说的既然都已经说了,我就先行一步了,等到再有需要咱们一起来决断的事情再叙也不迟。”说罢,他的身影便一闪而逝。

    而那个和尚则是脚底生出莲花来,步步登天,话也没说便直接离去。不过道士与李惊云也清楚和尚的脾气,没多说些什么,只是目送着他离去而已。如此一来,纵云亭当中就只剩下他们两位算得上很对脾气的人仙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