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先生何处寻?-《剑观山河》


    第(2/3)页

    诸葛尘语重心长的对李世说道:“李世,坐起来,别吃了,我与你说点正事。”

    李世停下正要举起的那只手,一本正经的盯着诸葛尘。但又趁着白衣少年不注意,囫囵吞枣一般将那块点心放入了嘴里。

    诸葛尘瞧着两腮鼓鼓的李世,李世刻意躲避他的目光,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诸葛尘哭笑不得的说道:“你还是吃吧,我不管了。”

    随后他便正色说道:“接下来我与你说的这番话,最好全部记住。不过若是不能也无妨,但能记住多少就记住多少。字句锱铢,对你以后的修行用处绝不会小。”

    对于李世这样的痴儿来说,全盘记在心中实在强人所难。不过铭记要点,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等你回到大衍的时候,便要跟自己的母后索要能够在自己心门修行路上凝结门户的秘法。尤其是那道窍穴,从今日过后一定要严加防范,绝对不能给任何人可乘之机。然后再多读书,别信那些读书无用论。腹有诗书气自华,就算你是痴儿,也能受用终身。不希求读书读出个水到渠成,或者是佛门所谓的立地成圣,都是自己受益的事情,也不能要求再多了。天底下就没有这么好的事,反正我没见过。还有一点就是遇事别气更别恼,你太善良了,所以才更应该明白君子不救的道理。绝对不能一视同仁,不然何以体现自己亲近的人与别人的不同?”

    “我说的,你都记住了吗?”诸葛尘问到。

    其实他也没想着李世能够有多上心,只不过是他有感而发罢了。要是心中憋着话,不吐不快。

    可没想到李世重重点头道:“我都记住了!”

    诸葛尘欣慰的笑着。

    曾几何时,自己那位并未踏足修行路的凡人先生,是不是也以这种眼光瞧着自己。肺痨成疾的他,不知道何时会死,所以就没有娶妻生子,便一直视诸葛尘如己

    出。

    只是这点小心思,也不过两人知道罢了。不然走露风声,哪怕他是诸葛尘的启蒙老师,一样得被近乎于无情的诸葛世家立刻斩杀。

    那位早就已经病故的先生生前对于身体的调养,确实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久病成医,诸葛尘至今都忘不了走入他那小屋之中闻着苦涩的中药味。

    奇怪的是少不经事的诸葛尘并不觉得这味道有多难闻,只是不经意间问了一句:“先生,这药熬出来的味道说不上好闻难闻,只是醇厚。”

    先生哈哈大笑道:“诸葛你有慧根,这可是连你们家主都发现不来的啊!”

    随后他又说了一句自己终生难忘的话:“诸葛,我希望你日后能够成为别人的先生,却最好不要好为人师。因为从古至今,“先生””二字,实在太重。

    这就能解释的清从来不传道授业的先生为何独独心甘情愿担当他诸葛尘的先生了,原来从始至终,对他厚望最重的从来不是毫无人情味的诸葛世家,而是那位纵然整日在难忍疼痛中度过,仍旧言笑晏晏的先生。

    因为他不想让小诸葛的心情,也跟着他一起病入膏肓而无药可医。

    如今偶然想到,诸葛尘都是心情悲忶,强忍着才能避免失声痛哭。

    如今他所做所说,便与李世的先生无异。

    而他的呢?

    化作那坛中骨灰,入土为安了。

    其实也不是多么值得悲伤的事,生老病死而已。连那时卧在床榻无力起身的先生都曾笑言,只是见不到咱们模样俊朗的小诸葛娶妻生子了。不然生在此世,只有美好,而无挂念。

    诸葛尘抬头向天,摆了摆手,他相信自己先生的在天之灵一定能够看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