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金千只是个小伙计,自然无缘见识到三禾记庞大的原料仓库。当他看到两扇巨大的门从里打开,展现在眼前的是分门别类整整齐齐码放的各种干果,还是吃了一惊。 “竟……这样多?” 朱掌柜看着他带着调笑的说:“你可知除了铺子里每日售出的点心,还有多少会包装好,卖到西延的其他地方去?不说远的,就说前几日那名西狄的客商,就定了各种果脯足足五百斤。要是原料不配的齐齐的,根本就供应不了顾客的需求。” 金千只是个小伙计,听到这些生意经也是两眼发懵。他只知道一件事:娘让他哪些胡桃回来剥,好让家人赚个花销。可这么多的干果,远不是他一家人负担的了。 他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说:“这数量也太多了,我还得和家人们商量下。” 朱掌柜善解人意的点了点头,很赞同的说:“你回去后好好商量下,这么多的干果来回运输也是个问题。要是路上遇到点儿麻烦,那损失你可赔不起。” 金千回去后和大家说了这件事,很快便引起了家人的讨论。 巷子里条件不好的人家多的是,又非金家一户。金母也不是小气,只是觉得自家的肚子还填不饱,哪有那个闲工夫把银子送到别人家去。这会儿听了儿子一说,倒是有些发怵。 最后还是金父一拍板,让他把大家伙儿都叫过来,要是有人有意做这份工的,就签了契子,也省的日后有麻烦。 至于那不愿意签的,他们也不强求,至多就是不搭理是了。 愿意做这个的还真是不少,这活儿不算多累,还挺轻省的。而且听金千的意思,可以把干果拿回家里剥。 “我可在这里给你们说好了,这份工可是我儿子从东家那儿求来的,你们要是偷工减料,给他惹了麻烦,别怪我陈花桂上你们家闹去!” 金千也帮腔道:“我们东家势力大,你们要敢欺瞒,回头就拿你们去官府。” 母子俩一唱一和,顿时让几个有想法的歇了小心思。 成家就是其中一户,他们签了契子回去后还小声说话。听那意思本打算偷偷的从麻袋里抓些干果,攒多了拿去卖,这下是彻底的不敢了。 “娘,我还是担心。” 金母一脸嫌弃:“瞧你那胆儿,以后别出去说是我家的儿。” 秦湘把剥果仁的事儿交代下去,便没有再管了。 不过是一桩小事,她也犯不着上心。反正有朱掌柜在,要真的出了什么问题,跑了和尚也跑不了庙。 眼看中秋节就要到了,订单已经积压了不少。 秦湘这几天别的地方没去,几乎就待在点心坊做监工了。 古代的烤炉和现代的不同,用的是炭火而非电。要控制火候也是门学问,而且每次烤的一炉数量也不够多。 除去一些损耗,得到的成品实在无法令人欣慰。 虽然秦湘加以改良,效果也并没有达到她预期中的。 除了做月饼,另外一边还做了些果仁糖。这些是中秋节的‘小菜’,便没有做太多。实际上,也是因为时间有限,人手不足,不敢扩大生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