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岁除夕,夜空晴朗,星点团团。昭国使团远在晟国奉都,使团的传舍之中分外热闹。 或许,正是因为远离故国,身处异国他乡,才格外珍惜这样的团圆佳节。 除夕之宴上,身边是亲切的乡音与同胞,面前是熟悉的家乡美食,众人举杯祝福,共贺千里之外的昭国山河永固,人民永安,社稷永昌。 ------------------------------------- 昱历两百零一年的岁首几日,难得清闲,使团众人过得格外惬意。 从初三开始,楚岺均和云容挨个登门拜访晟国的各位贵卿大夫,送上丰厚的馈岁之礼,大家都是一片和气。 诚然,他们此行是来与晟国断交的,可天下形势瞬息万变,谁又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呢? 国之交往,说到底做的还是人的工作。昭国好歹是个大国,并不缺这一点钱财,多积攒一些在别国朝廷之中能为昭国说上话的人脉,总归不会有错。 初七,楚岺均作为昭国使团主使,一大早便由晟国行人引着单独入宫面见晟王。 云容在传舍之中也没闲着,一直在思索着晟王得知消息后可能的反应,他们相应的对策,以及此刻昭国国内的形势。 前来晟国断交的使团已经出发一个多月了,算算日子,景国太子钺也该抵达昭国邵都,主持城池交割的仪式了吧? 不知道朗言现在还好吗? 午后,楚岺均回到了传舍。云容见他紧蹙着眉,闷闷不乐的样子,想必是在面见晟王之时受到了冷遇,但这也是难免的事。 既然如此,不如把他弄出去散散心。云容提议道,“兄长,不如我们去奉都门学看看吧?” 奉都门学始创于数百年前,当时的晟威王励精图治,在位三十余年,晟国可谓是虎跃龙腾,而奉都更是堪称天下学术的中心,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这所奉都门学。 晟威王即位之初,晟国不过是东海边的偏僻小国,虽处鱼米之乡,人民富足,在列国之中却实在没什么话语权。 晟威王立志变法改革,变法之初便设立了奉都门学,朝廷出钱,网罗天下名士,来此讲课交流者,可不治而议论,亦可不任职而论国事,更有许多人因才名卓著,被拜以上大夫之职。 自此,晟威王爱才纳谏之名天下皆知,晟国也得益于吸引而来的四海英才,一跃成为众国之中强盛之首,一呼百应。 虽然自那以后的多位晟君昏庸,晟国不断衰落,如今早已不复当年声望,但奉都门学依然是学士心中的学术圣殿,诸子百家各派皆有人士汇聚于此,其中不乏著书立说、扬名天下的大能,所谓教学相长,对于读书人来说,其吸引力自然毋庸赘述。 果然,听到云容的提议,楚岺均眼前一亮,脸上不复郁色,两人即刻启程,前往奉都门学之所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