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部分有条件的人家,都把孩子送去了学校。 但是陆家只有陆文芳一个下地干活的人,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法送他们的下一代去学校。 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踏上学校,而她家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在地里埋头苦干。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也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 他们也向往走进学校,可是陆文芳没有办法。 家里孩子多,他们生活都困难,更没有多余的钱送孩子去学校。 春季有春季的活,秋季也有秋季的活。 孩子们就没有歇下来的时候。 后来孩子们长大了,她的负担倒是轻了些,但是这可苦了小一辈的孩子了。 与他们同龄的人,有很多都读书走了出去,只有他们大字不识几个,一辈子只能留在村里。 他们家负担大,哪怕孩子长大了自己有能力干活了,但是上头的几个残疾人也让人心里打颤。 几个孩子到了适婚的年龄,女孩子倒是嫁出去有人要。 就是苦了陆家小辈的那些男娃,住的房子还是祖辈留下来的破土房。 一大家子10多口都挤在一个屋里,哪怕他们家的男娃再出众,也没有姑娘愿意嫁进来。 后来为了谋出路,有人去了南方,有人上门,渐渐的,原本热闹的一家子,纷纷飞向了四方。 陆文芳的4个残疾人哥哥没有坚持到21世纪的到来就已经长眠在了村里的土堆上。 而她自己,也一辈子活在了愧疚之中。 走进新世界以后,也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死在了屋里。 而彼时她的孩子外出打工,等发现她没了的时候,她早已化成了一堆白骨。 而陆文芳死前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年同意了和洛航声结婚。 并且还劝着家人拿出钱来供他上学。 如果当年没有和他结婚,或者没有拿出钱来供他上学,那她4个哥哥的人生也不会如此黑暗。 陆家的那些小辈,也不用过得那么凄苦。 父母也不至于想不通,郁郁而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