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没说容易。”陈帆抬起头,“我每天睡四个小时,吃饭的时候都在核对数字。错过一天,模型就会偏差。所以我不能停。” “那你图什么?”林国栋声音陡然提高,“没有账户,没有资金渠道,连证券交易资格都没有!你建这个库,到底想干什么?” 陈帆闭了闭眼。 这句话击中了他。不是质疑技术,而是直指动机——那个藏在所有计算背后的真正原因。 他慢慢从包里取出自己的笔记本,翻到一页空白处,写下一行字: **1998年5月19日,政策利好释放,股市将迎来三年最大涨幅。** 然后推过去。 林国栋盯着那行字,眉头锁紧:“这是预测?” “不是。”陈帆摇头,“是回忆。” 房间里安静下来。 “我来自2023年。”他说得平静,“那时候我已经三十岁,是金融分析师。一场意外让我回到十八岁这一年。我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国企改革深化、住房制度转型、互联网泡沫、股改、四万亿……每一个节点都会改变一批人的命运。” 林国栋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 “我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这些记忆。但我不能直接说‘明天要涨’,没人会信。所以我做了这个系统——把未来的规律,伪装成过去的统计结果。让它看起来像是分析出来的,而不是预知的。” 他说完,不再看对方表情,只是静静坐着。 时间仿佛停滞。 林国栋没有笑,也没有拍桌怒斥。他缓缓合上那本笔记,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还在跳动的K线图上。那是陈帆带来的演示文件,实时模拟着今日大盘走势。 “你说你能记得未来?”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那你告诉我,今年人民银行会不会降息?” “会。”陈帆答得毫不犹豫,“四月十五日,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零点五个百分点。紧接着五月,财政部将宣布印花税调整方案,配合即将出台的刺激政策。” 林国栋瞳孔微缩。 这两项动作目前都还在内部讨论阶段,尚未对外透露任何风声。 他盯着陈帆的脸,试图从中找出破绽。可那双眼睛里没有侥幸,也没有表演者的亢奋,只有一种近乎疲惫的坦然。 “你知不知道,”他缓缓道,“你刚才说的话,足以让人把你当成疯子关起来?” “我知道。”陈帆点头,“所以我从来没跟任何人说过。直到现在——因为你们已经开始怀疑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如果我不解释,这件事只会往更危险的方向走。” 林国栋站起身,在客厅里踱了两步。窗外传来小孩骑车的声音,远处有卖菜的吆喝。生活照常运转,而屋内的两人却像是站在悬崖边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