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二零零七年,电动自行车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产量突破两千万。 二零一三年,产量突破三千万。 二零一四年,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直接超过两亿! 这可是一个几千亿规模的巨大市场,谁见了能够不心动呢? 虽然陆逸明之前入局的芯片号称万亿级市场,但是这两者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甚至,千亿级的电动自行车、助力车的市场,比万亿级的芯片产业市场经济性价比更高,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为什么国内芯片制造产业链这么拉胯。 干啥都比干芯片划得来,那我干嘛还要去搞芯片? 陆逸明接着说:“尤其是官方本身也乐得减少燃油摩托车的数量,不仅仅是环保问题,更多的考量,还在于治安和交通安全。你比如说像白云这样的沿海大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加深,马路上的小轿车也越老越多,道路系统需要承载的压力更是呈几何倍数的上升。而摩托车这种皮包铁的交通工具,成为了让官方为之头疼的麻烦。别的不论,单单是交通方面就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许多车祸都发生在摩托车和小轿车之间,而且死亡率居高不下。这就导致了官方不得不推出限摩令,以对当下的交通乱象进行大力整治。” 实际上,一九八五年的时候,京城就已经率先开启了限摩措施,包括停发牌照以及不让摩托车驶入三环以内。 但众所周知,很多限令在落地实施的时候总会具体问题具体限制,这其中弹性空间相当大。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限摩大潮,是直到二零零零年之后才开始真正推行的。 作为亲身的经历者,前世骑着摩托车上班的陆逸明还曾经为此破口大骂过,每次下班路过路口的时候,都得防贼似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是被交警逮到了,钱包就又得空空如也了。 林淑仪对陆逸明的话将信将疑,说:“限摩令之前也搞过几次,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顶多是抓到就罚钱而已,你确定这次会有什么不同吗?” 陆逸明说:“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首先情况就不一样。我认为,各大省会城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都会陆续出台相关措施,或是停发牌照,或是分区域限行,开始大力禁摩。这个时候,电动自行车或者是电动助力车,就会成为这一批摩托车的替代品。” 林淑仪顺着陆逸明的思路往下想,顿时得出了一个结论:“你的意思是,国内的电瓶车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 实际上,陆逸明也确实没骗林淑仪,在二零零二年底,交通部就会出台“摩托车上路需要持有驾驶证”的新规定,而这毫无疑问也限制了摩托车的销售,给了整个摩托车产业重创。 这种种外在环境的改变,都将促使电瓶车市场迎来全面的大爆发。 更何况对于用户来说,电瓶车相比摩托车更容易上手,只要会骑自行车,基本就会电瓶车。再加上电费比油钱便宜,电瓶车取代摩托车,将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电光汽车公司总部,早上七点四十五分,距离上班还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前台温珊梅和张莉娜两个人吃过早餐,来到工位,掏出口红开始补妆。 温珊梅看着补妆镜里面的自己,一边画口红一边忧伤地说道:“老娘生得花容月貌,怎么就遇不到一个真心爱我的富二代呢?” 张莉娜调侃道:“你要求不要那么高嘛,找不到富二代你可以找富老头呀。” 温珊梅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张莉娜的提议:“你哈我当什么人了?我也是有原则的,年纪太大我可接受不了。” 正说话间,陆定走进了公司大门,两人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把化妆盒跟化妆镜往台子的角落一推,齐声说道:“陆总早上好。” 陆定朝两人微微点头,笑着回应道:“早上好。” 看着陆定走向电梯的背影,温珊梅滴咕道:“不过要是像陆总这样的中年帅大叔,我也不是不能考虑啦。” 张莉娜还以为温珊梅对陆定动了什么邪念,赶紧劝她打消这个念头:“你要死啊,人家陆总可是有家有室的人,而且他儿子还是夏国首富,你别想着去破坏别人家庭啊。” 温珊梅轻哼一声,说:“安啦,我对当小三一点兴趣都没有,我的梦想可是要嫁入豪门当富太太。” 这话张莉娜已经听她说了不止一遍了,当即也是毫不留情地直翻白眼,打击道:“你就做梦吧你,这一天天的。人家豪门老板一年赚几百万几千万的,你一年也就万把块钱,都不够别人零头,你凭什么让豪门看上你啊?” 温珊梅一扭腰,抿了抿口红,一脸妖娆地说:“凭我骚啊。” 张莉娜:“……” 过了没多久,公司进来一年轻人,进门之后直接往电梯走,温珊梅一看,赶紧走了过去,问道:“靓仔,请问你找谁?” 年轻人停下脚步,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一眼温珊梅,说道:“我找我爸。” 温珊梅又问道:“你爸是谁?我们公司的员工吗?你带身份证了吗?我这边帮你做一下访客登记。姓名?” “陆逸明。” “陆……” 温珊梅刚刚写了一个字,勐然抬起头,一脸懵逼地看着陆逸明:“陆逸明?夏国首富陆逸明?” 都说闻名不如见面,陆逸明的名声在电光汽车也算是如雷贯耳,但是陆逸明基本没有来过公司,所以见过他真身的人凤毛麟角。 此时陆逸明就站在两人面前,温珊梅和张莉娜两个人却是震惊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温珊梅当即放下手中的圆珠笔,一脸盈盈的微笑,来到陆逸明的身边,温柔地说道:“陆首富,陆总也是刚到办公室没多久,我这就带你上去。” 陆逸明微微点头,说:“谢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