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啊?那么多?” “不可能吧?” “怎么可能!” “厂长,韩平同志说的是真的吗?” 出乎他们意料的,汪厂长并没有否认,反而点点头,确认了韩平的说法。 这下他们坐不住了,纷纷询问观影人次减少的原因。 韩平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信息,最后他道:“随着观影人次的进一步减少,票房能大卖的只会是少数精品电影。而这种精品电影大概率是群众喜爱的商业片。” 至于艺术片,未来的出路只能是走出去,只有冲奖路线才是适合这类电影的。 不过,这些话却不必说出来。 “商业片,娱乐性强的好电影观众愿意花钱,反之,观众不会买账,中影也只会束之高阁,制片公司也赚不到钱,甚至赔本,久而久之,市场自己就会完蛋,现在的观影热情有多高,未来就有多冷。” 众人不由打了个寒颤,被韩平的描述吓到了。 “所以,不管是为了咱们自己,还是为了后进者,商业片的名声不能臭,反而要捧起来,捧成标杆,让后来人都知道《大佛》是国内商业片的先驱!” 韩平这么一鼓噪,就连汪厂长都有些热血澎湃,更何论其他人。 看着众人激动的神情,韩平笑了笑,开起了玩笑:“诸位别太激动,刚才咱们说了大义,现在咱们再聊聊小利。” “哈哈。”众人笑出声,激动的情绪平复了些许。 韩平等会议室安静些后,继续道:“中影扩大拷贝数量的事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吧?” “知道啊。” “又向洗印厂订了两百个呢。” “前后加起来有四百个呢!” “这回厂里日子要好过不少了。” “第一次啊,咱们制片的总算不是赚个蝇头小利了!” 韩平点点头,“没错,总共四百个,如果保持这个数量,电影结算时咱们厂能拿到四百二十万。咱们投资多少呢?二十万。那是二十倍的利润!” 虽然早已知道厂里能拿多少,但此时再听到这个数字,不少人还是激动到面色通红,恨不得引吭高歌。 韩平道:“如果顺其自然,卖到全国影院的拷贝数量也就到头了。即使还有增加,可能也到一年后,对咱们来说只是廖甚于无。” 汪厂长点点头,韩平说的没错,这个年代是走长线放映,影院卖了拷贝想什么时候放都行。四百个拷贝放映一年时间,绝对满足全国绝大多数观影人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