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民生-《不良人:谁还不是个李唐后裔》
            
            
            
                
    第(2/3)页
    良久,李璟才沉沉出声:“冯道,大军准备的如何了。”
    若说朱温称帝初始,还多有安民政策,到他末期渐为昏庸过后,所施政策就不堪入目了。
    敬翔摸着胡须,出声道:“现今也只在关中推行,也只在州城内修建有小学,再往下的,都还在筹划当中…”
    相比于田野间,村镇里反而显得冷清一些,或许是有移民的原因,还能看见好些新屋子。虽已至中午,房屋其间也仅有些许炊烟腾起。
    马车的周围其实并无多大阵仗,只有轻骑数十人,也都是寻常武夫的装束,虽然各自都佩刀挎弓,但也只会让人想到是富家人的护卫。
    虽然说的是给百姓免税,但这仗一打起来,所需要的粮食就不能停,最后还不是需要分派到每个大唐子民的脑袋上?
    此刻,车内众人听到李璟这么一声叹息,都纷纷出言安慰,最后还是敬翔出声道:“自黄巢祸乱中原以来,中原百姓十户抽九,但凡青壮,就没有不上阵打仗的。此种景象一直持续到圣上克复开封,现以短短数月的时间,就能有此等景象,已是不易,多是因为圣上仁德。”
    “行了,光说好话要不得,真正看得到,才是真的。”
    李璟摆了摆手,回身登上马车。
    全国依然实行科举制,但小学前三级并不收取学费,为义务教育,其后三年便收取书本费,小学毕业后便参加升学考试,考上的才有资格读中学。
    看着远处的田地间有百姓好奇的向这边张望,李璟只是笑笑,继而用手指着他们,回头道:“但愿此战过后,百姓能过得更好。”
    倒是有好些儿童在街巷边探出脑袋,好奇的看着这一队骑着大马,驾着大车的人。
    马车之内,除他之外,还有右仆射冯道,户部侍郎敬翔等几位随行官员。
    民生之艰难,就是如此分摊下来的。
    其中,敬翔是大梁降臣,在李璟攻破汴州之前,是大梁的光禄大夫、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算得上是朱温生前的荀彧、萧何。
    冯道笑着回应:“圣上乃太宗之天策上将,大唐王师又皆为猛士,斩将夺旗如臂使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自当会一举扫灭李逆,诛灭蛮夷。”
    只有立在他们身前的年轻天子,此时尚不过二十三虚岁,春秋鼎盛,足以浏览这大好河山。
    加之中原的男人大多都被朱友贞这厮强征了,好多州县下田春耕的,都多为妇女,各地宅屋也是破破烂烂的,不堪入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