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清瑶好羡慕:“二弟妹真有魄力,说干啥就干啥。读书的确是好事,往后出门,有文化,又识字,干什么也方便。 像咱们这种睁眼瞎,就算外头有金山银山也没办法搬回来。不认识路,连怎么去都不知道。” 切除的手一顿,苏外婆叹了口气:“你那会儿刚出生家里穷,你爷爷奶奶说一个丫头片子读书没用,怎么着都不肯让你去上学。 头一胎生的是个女儿,我和你爸腰板都挺不起来。生你时伤了身子,隔了五年才有你大弟弟。 那会儿家里都是你奶奶说了算,妈也不敢多吭气,要不然就是一顿骂。 等你二弟弟出世,你奶奶又说家里人口多,吃都挣不来,哪里有钱送你去读书。 一来二去就耽误了,你也别怨爸妈,要怨就怨你出生的年月不好。” “妈!我没怨,就是随口这么一说。”苏清瑶瞅着苏外婆笑,“我现在日子过得去,没什么可抱怨的。” “说的是。”苏外婆往灶里添了几根大柴,开始刷锅,准备炒菜,“清清有出息,长青也不错,我看将来必定能考上大学。 等他毕业了,分配了工作,你的好日子就来了。这几年还得辛苦,不过没关系,有棒冰厂食堂送菜的活干着,总比往年强。” 母女俩唠着心里话,做什么都不觉得辛苦。 苏外婆今年才六十多岁,身体还算硬朗,厨房里的活基本上都是她在干。 两个儿媳妇没去上班时也都是她干得多,她是个比较和气的老太太。年轻时受了婆婆不少磋磨,知道做儿媳妇的艰难,从不摆脸色给儿媳妇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