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祥瑞之风,秦王及冠(求月票)-《太平令》


    第(3/3)页

    “人类,你不要来,若是还打算要做什么的话,小心,本祥瑞对你不客气,哈哈哈,或者,你们来打败我啊!”

    “你们这些人类,怎么懂得祥瑞的交流方法!”

    “上一次你来,我见你不好对付,这一次你又不是上一次的状态。”

    “快滚吧!”

    九色神鹿黯然伤神,李观一好不容易安慰好了九色神鹿前辈,七王阿史那也是第一次见到只在神话传说当中出现的祥瑞神鹰,以及那一口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粗口。

    阿史那忍不住道:“主公,真要收服神鹰吗这样的神鹰是很桀骜不逊的,祂秉持着草原的天地长风而诞生,是辽阔草原的祥瑞,代表着的是旷野般的自由。”

    “即便是大汗王也不要想蛰伏这样伟大的祥瑞和神兽。”

    李观一道:“本来只是希望试试看而已。”

    九州鼎已经是他的神兵,铸造九鼎,定住了气运,就相当于草原之上有两个王者,可以和大汗王争锋,可以钳制此刻的大汗王。

    毕竟,在见识过了太古赤龙肉身停大军军势的恐怖祥瑞之力。

    以及只要军势消失,剑狂几乎可以万军从中斩敌将首级的恐怖剑术,大汗王重新捡起来了年轻时候的老辣和谨慎,苟在后面,不肯轻易出动。

    李观一道:“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最大的联合。”

    “然后击败敌人,击败对手,只是…………”

    他看向被祥瑞晚辈开口折辱的九色神鹿,后者有些伤心。

    李观一道:“不过我现在改变了主意。”

    阿史那道:“那么,我们要继续和祥瑞交涉吗还是说,选择其他的法子”秦王道:“我不是很明白祥瑞之间的交流方式,所以才拜托了九色神鹿。”

    “但是,既然九色神鹿前辈的交流方式不同。”

    “我想,应该还有其他的法子。”

    阿史那疑惑:“什么”

    …………

    第二天。

    豪迈痛快的苍老龙吟声音震天撼地。

    金红色的火光照耀天空。

    阿史那呆滞地看到,自由的,骄傲的,嘴臭的草原祥瑞,就被一只山头那么大的爪子卡着脖子,然后咔吧,轰擦两下子,脑袋都被按在了草原第一大山的山壁上。

    太古赤龙一爪子把这祥瑞卡住。

    爽朗大笑着。

    神鹰的脸颊被摩擦在山壁上,道:“要死要死要死。”

    “停一下,停一下。”

    “服了,服了。”

    太古赤龙垂首,张开口,獠牙森然如同兵器林立,咽喉里面冒出金红色的光,大笑着道:“我就说了,李观一,什么以礼相待什么好好交谈,什么愿意合作。哈哈哈哈,小子。”

    “你和麒麟,还有那只团子,还是太年轻了。”

    “你们太稚嫩,没有我这样伟大的智慧。”

    “根本不懂得祥瑞的交流啊。”

    祂一边大笑着,一边把草原神鹰的脑袋往山洞里面塞,最后将这神鹰砸在地面上,也是庞然大物,但是却不能够和太古赤龙相比,赤龙的龙爪按住祥瑞神鹰,缓缓低头。

    咽喉里面冒出金红色的火光,道:“现在服了,愿意合作”

    “愿意,愿意。”

    太古赤龙庄严肃穆:“好,那么,交出八百年寿数吧。”

    草原神鹰呆滞:“什么”

    “什么八百年寿,我怎么不知道”

    “这个人族之前和我谈论的时候,没有说过这个啊。”

    太古赤龙眼底闪过一丝丝震慑整个祥瑞界八千年的戾气,道:“九百年寿数。”

    草原神鹰叫起来道:“这,可是……”

    “一千八百年!”

    “我!”

    “三千年!”

    自由的,擅长嘹亮歌曲的,草原的祥瑞屈辱点头:

    “我愿意!”

    此刻,秦王李观一的平等合作,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让他怀念,只是可惜有时候不能回头,在太古赤龙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第四座鼎的铸造,只是这一次的九鼎,只能算是一半威能。

    尚且还不完全。

    还有一部分的华光,还在那位大汗王的身上。

    李观一感觉到自己在武道传说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但是却还不够突破————

    武道传说的关隘,似乎只剩下那半步。

    但是这半步,却仿佛是天地之隔一样。

    有一种望山跑死马的感觉,看似极近,却是每每靠近之后,再度抬头去看,还是这样遥远的距离,让人绝望,如同大汗王这样的人物,终此一生,还是差着这半步。

    李观一却并不气馁,并不焦躁。

    将此地诸多事宜,交给阿史那看管之后,在慕容秋水第二十封信笺抵达之前,天启十五年十一月,秦王殿下,回到了他的江南。

    天下人都松了口气。

    秦王撤离西意城,这代表着,西意城那里的矛盾冲突层次都降低了一个级别,这代表着,天下就算是有打仗,也只是陈国,应国之间的,在边疆的小规模的摩擦。

    不至于引发出整个天下的乱世大战。

    旋即,这天下的士子们和江南的人们都进入了一种期待和欣喜轻松的心情里,因为有一件大事要发生了。

    作为暗示着天下仍旧太平的象征。

    秦王要开始准备及冠礼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