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用长枪保护专家啊?” 金伯有些狐疑的比划了一个动作,他到现在对张秦川做的这件事,都没什么印象。 跟他说什么奥运会,什么荣誉感,金伯是感知不到的,在他看来,奥运会就是个大号的运动会,顶多有点外国人参与,然后 然后就没了! 说的再多,他就不懂了。 也不是只有金伯这样,而是很多偏远地区,或者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对这种东西是没有完整认知的,也不喜欢去主动打听这些东西。 跟他们说这些东西,还不如多说说过年之前能给多少钱,能发多少东西,来的让人感兴趣 “行了金伯,没啥大事,我看着呢。” “那他们啥时候走啊?” 一想着那三十多个拿枪的住在村里,金伯就有点慌。 张秦川想了想,这边实验也不是只实验一次,实验、改进、再实验,怎么着也得一两个月吧? 就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要是遇上点问题,那时间就更没准了,所以具体在这住多久,他也没个准数。 “怎么着也得到快过年吧,这事没准,你放心吧,咱村里白天也没啥人,他们白天不怎么实验,就晚上实验一会儿,等明天你再交代一遍,别让咱们村的人跟他们接触,别好奇就行。” “嗯行吧,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金伯想了想,掏出口袋里的烟点上一根。 能让拿枪的人来保护,看样子大虎子现在是越混越好了,不枉当初把这孩子抬到村长的位置上 第二天早上九点多,毕竟专家组都来了,张秦川也不好意思睡懒觉。 来到特意为专家组腾出来的小院里,看着早已布置好的会议室。 张秦川轻轻敲了下门,跟老蔡打了个招呼 “张导!” “地图都给你了吧?地方咋样?满意不?” 蔡国强虽然还没去实地考察,但光看着张秦川影视城的平面地图,他已经觉得这地方太完美了。 偏僻、安静、人少、方便保密、安全容错率高。 “给了给了,我们已经初步定下计划了。” 老蔡拉着张秦川坐下,跟他讲计划,旁边的赵教授看到他俩说话,也端起水杯凑过来 “张导,这段时间的进程我跟你对接一下,咱们现在初步定下的第四版计划,把脚印缩减到29个。” “哦?29个?这么少?” 张秦川眨眨眼。 上次开会的时候,老谋子递上去给领导看的那是初版计划。 当时他记得好像是一百多还是两百多个脚印,搞得非常大气。 说是这个数字代表着好像是奥运会参与国数量。 后来因为燃放点太多了,被领导否定,然后老谋子就把这个计划给了张秦川。 到了张秦川这儿,他当时想的,不行就稍微砍点,缩减数量,把步幅增加。 先从减少一倍开始技术验证,又拜托了燕京市局的同志们一起帮他们研究。 老蔡就负责交接这一块,没想到缩减一倍还不行 “我们最后到第三版计划的时候,准备缩减到56个脚印,我想着56代表咱们五十六个民族嘛,数字还挺有意义的。” 说到这儿,老蔡挠了挠头,又看了眼旁边的赵教授。 “以前咱们用的烟花不太行,赵教授这边负责改进的烟花,是我找关系,从美利坚找了个朋友,他支援的一部分芯片烟花技术。” “芯片烟花?!” 张秦川听到这个词,愣了一下,咋回事?难道还能在烟花里装芯片? 这玩意咋搞啊?总不会跟智能手机似的,在烟花里装上电池、主板、芯片啥的,再设置个系统,用电子控制吧? 这听起来,有点科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