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等于,所有行业最好不要发展自己的思想。 要发展就只是技术上的进步,不要想着搞花花蝴蝶。 道家?道家也得高举大汉的旗帜,讲道德,讲法律,讲科学。 法家?法家更要讲道德讲法律讲科学! 儒家?儒家也要讲道德讲法律讲科学! 这个东西还是霍海专门提的。 因为霍海就记得看短视频时,看到的逆天案例了。 说张汤发明了腹诽这个罪行,说人家心里想了,就是有罪。 这种逆天虽然讲法律,也似乎道德,但是它不讲科学啊! 你怎么知道他真的想了? 就算有一天,真的有人发明了读心设备,也不可能有腹诽罪名。 因为它不道德啊! 除非法律规定某些人除外。比如间谍。 这其实是在给各方互相上套索,避免野蛮生长到离谱程度。 司马迁其实看到这里也是非常佩服文翁。 说实话,司马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让儒生看到了自己在给儒家战斗,自己在为儒家的利益战斗。 这就足够了。 真要是掰开来一条一条的讲,自己不见得是文翁的对手。 因为司马迁自己的东西,其实都是看历史时借来的知识,而文翁的知识,都是他三十年太守的实操经验。 不过,看到最后一段,司马迁还是忍不住为文翁的高超手段欢呼一段。 到了最后时刻,文翁才在文中提到了。 如今,新式教育在国内最好是纳入官学,既然纳入官学,那人人都要学儒,但不必精通儒,人人都要有道德,但不一定需要明白它的来源。 而世界如此之大,不是以前的人可以想象的,如今长安的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埃及是罗马,是新大陆是阿拉斯加。 世界如此之大,有多少人还不知道‘忠孝礼仪’‘廉耻荣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不知道就应该教,否则他们岂不是永远毛茹饮血不知道如何做人? 而这正是儒家擅长的东西。 所以以后去往国外的官员,特别是要负责教化宣传的官员,应该多选儒家的官员。 特别是如今儒家有一学派专门研究贵贱之分,未来派往境外的大使,必须都精通儒学。否则他们生来贫穷困苦就已经很惨了,若不教化,岂不是大汉的过失? 儒家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文中没有详细提到的其他莘莘学子和学究们,更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才能让大汉有更好的明天。 最后一段在司马迁看来的确是厉害。 没有明说给儒家分桃子吃,而是说儒家有义务承担起责任! 说得好像你如果不来当官,就是对不起朝廷似的。 就算一开始有气性的儒生,看到这里,恐怕也已经迷糊了,已经有了这是知己的感觉。 司马迁放下了新闻报。 这一次,司马迁还要写文章。 但是不是和文翁讨价还价了,而是摘果子。 司马迁要仔细的分析儒家为什么适合做大使,分析大汉为什么要把周边各国甚至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都变成大汉的顺民,而儒家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而谷梁学又为什么能作为中间的中坚力量。 儒家作为大使,公羊儒主内,谷梁学主外,势要让全球的人都学会口诵三皇五帝的传说,口诵大汉的恩德。 要让全球的人都明白,大汉人生来就是高人一等,而自己要通过奋斗成为在自己这个群体里有用的人。 什么是有用的人?为大汉能做出贡献的人,能为大汉人服务的人,是有用的人。 儒家虽然不擅长糖衣炮弹,但是却擅长粉饰。 司马迁这篇文章,司马迁写出了,公羊儒作为一种思想,适合大汉国内统治阶层学习适合所有将士学习。而谷梁学作为一种思想,适合化外之人学习,适合大汉国内的大使们学习。 但通篇读下来,读到的却是,埃及道德缺失,罗马蛮夷也,冰原人把老婆送给别人睡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们日子过得不好,大汉的工业可以拯救他们。他们的思想出了问题怎么办?吾辈读书人要自省啊!问问自己有没有为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出一份力? 司马迁还各种举例,说明目前已知的这些国家有多离谱。 废话,从大汉的道德角度去看别人的道德,谁都离谱。 这一套迷惑性还是很大的。 按道理在国内发生的事情应该从道德站队,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国外的事情应该从利益站队,直接保护自己的利益。 但是儒家就是有这一手,能把利益和道德融为一体。 这下,无论是百姓还是有学识的人,都看懂了。 百姓痛心疾首,本来以为大汉以往几年已经够世风日下了,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悲惨的国家,咱们大汉的军队是没配马么?怎么还不去拯救他们?! 有学识的人一看:世界如此之大,要统治的人如此之多,大汉儒学毕业的大使缺口巨大,学了就能保当官是吧?这就去学!! 本来大家都在看司马迁和文翁斗嘴的。 没想到司马迁停下了,反而附和文翁,甚至说的更详细了。 这个时候很多人才后知后觉,自己应该写文章了! 人家司马迁多聪明,在新思想一出来时,马上就上去把桃子画上记号了。 几年之后几十年后回头看,此时发生的,那可都是站在时代的前面,引领时代潮流的啊! 别看现在是隔了两天跟风,但是放在几十年几百年的维度,那不就是第一批有识之士么? 陈安也是写了文章,号召工人要学习道德,学习法律,学习科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懂法律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现在对国家是一分用,希望能通过学习后,对国家出十分力。 杨连成也发布了文章,号召研究员们在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归纳教材,将简单易懂的知识,中等级知识,高级知识,分门别类归类,做出教材。 不知道为什么,距离这儿远得很,一进去成都研究大炮去了的张道立也发了文章。 号召道士也可以学习科学去为国效力。 天文学泰斗拥有侯爵的落下闳也发布了文章,讲明学习星象的人,应该出山为国效力,大汉无论是在航海方面还是在西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观星人才。 张汤都忍不住写了文章,《论法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杜绝怪力乱神的说法,一副我张汤也是读过儒的架势。 这要是搁在一年前,张汤绝对不会出来写任何一个字,因为写字就等于站队。 自己是一个酷吏,不应该站队。 但是,张汤在得到刘彻指点后,已经对御史的职务有了兴趣,而且知道刘彻又培养出了两个‘酷吏’,一个叫做杜周,一个叫做义纵。 杜周是宛城附近的人,查案手段很高明。 攻打匈奴时,杜周是作为武器查点去的,作为匈奴公司的雇员,只是一个普通雇员,却半年连升三级,成了匈奴公司内部的巡察使。 被刘彻看重,调了出来。 如果杜周培养成功,毫无疑问是廷尉的最佳接班人。 而义纵,是义妁的弟弟。 义纵和义妁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 这么说吧,义妁是灵珠子,义纵是魔丸。 当初刘彻要赏赐义妁,说要让义纵去当官,当时义妁就拒绝了,说自己的弟弟为人严苛,又性情乖张,喜欢严于待人,如果让他当官,当地百姓就惨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初义妁的父母去治瘟疫,双双死了。 留下义妁姐弟,那时候义妁都还不懂事,别说她弟弟了。 后来义妁年龄大了,开始跟养父学医,他弟弟对学医没兴趣,但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下,看惯了人的残肢和生老病死,更加养成了寒冰一样的心。 再后来义妁成了王太后的专属医官,有了这个权利之后,当了一辈子孤儿的义纵,能好的了? 她不说还好,一说刘彻更有兴趣了。 刘彻本来就在寻找能做酷吏的苗子,一个刀匠,怎么可能在磨出了赵禹和张汤之后,就停手? 所以,义纵也成了官员。 但是和张汤一样,他刚开始当官,也是没有爆发,而是谨小慎微的学习着规则。 他不往上爬一步,是不可能暴露酷吏的本质的。 但有时候,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如今有了道德、规则、科学这样的马缰后,烈马还会不会是烈马?烈马会不会成为好马? 而张汤还生怕刘彻找的人没法取代自己,还自己培养了一个王温舒。 截至目前为止,大汉酷吏团队,全员登场! 就是不知道在有了规则的约束,有了道德的约束,有了科学的约束后,他们会发展成什么样。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纯酷吏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商鞅五马分尸,就是一代一代酷吏从入门时就该知道的事情。 除了这些人,还有很多人站出来号召。 说白了就是,号召自己这个学派的人出来当官,为大汉做贡献。 而隐藏的含义就是为自己学派的人呐喊,告诉朝廷自己这个学派能干什么活儿,让朝廷赶紧看自己一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