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长安在电气化到来之前,差不多上限应该是四百万。 1980年,长安人口是一百二十万,1990是六百万。 当然了,这里面有电气化的功劳,所以,理论上长安这个地方未来的人口是四百万左右。 霍海之所以给北城定了一百万人口,是因为这里需要一百万人口。 这里将会是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之后再发展,就是灞河西岸那一片,再然后是沣河东岸这一片。 而先发展起来的北部新城到那时候人口肯定还会继续膨胀。 连带长安现在的核心区本来就有二十五万人口,到时候应该会突破到两百万左右。 这么多人,如果不用政策限制,长安的物价将会高到什么程度? 到时候,就算长安三千大钱的工资,又有什么用? 如果粮价暴涨三十倍,三千大钱又有什么用?还不是等于以前七八百大钱时代,甚至还不如。 那样的话,商业繁荣度将会直接跌到底。 唯一的办法就是,政策限制。 不久之后,长安人才能在长安读书,读书才能考试,考试才能当官,这一套必须要推行。 而且,可以规定长安户籍最低工资必须超过多少,而一家大型工厂必须有多少比例的长安人,否则不允许开业。 这些举措是必须的。 这是在用防范于未然的方式,来压制即将产生的排外地情绪。 否则,未来的长安人肯定不服气。 老子扛石头打水泥砂浆,一辈子,修建起来的长安城,上缴那么多税收,全都修成了路,我儿子都还没享受,你一臭外地的,来就用? 而有了政策的压制,本地人至少不会有这方面的情绪。 这政策已经够苛刻了,你还好意思说这话? 别人为了成为新长安人,也是打破了脑子投入了一切的,你又有什么可说的? 这个道理霍海简短的说了一下。 以刘彻的智慧,只需要稍微一点,刘彻就明白其中的关键了,刘彻知道,用政策导向是必然的,如果不导,得炸。 车外的人,看着霍海和刘彻一直在说话,都认为两人在商量赚钱大计。 当然了霍海和刘彻的确在说赚钱的事儿,但是又不止于此。 聊完这个事儿,霍海才开口:“陛下,臣还要还说火药的事情。” 刘彻不会主动提这个事儿,刘彻要等霍海主动提。 霍海还以为刘彻会一开始就问这个,结果聊了半天,提都没提。 忍不住了,还是自己得提。 神器,能捏在自己手里吗?不可以! 霍海:“张立,葛楠,两个都是方士,是黄老道人,他们研究院带着其他人一直在研究火药,终于搞出了稳定的配方。” “今天爆炸之所以巨大,其实主要是因为爆炸形式的原因,而不是火药本身,这火药威力其实还不够。” 刘彻:“哦?这种火……药,威力惊天动地,绝不是肉体凡胎阻挡的,居然威力还不够?” 霍海描述了一下爆炸的一些因素,然后再总结:“所以,爆炸威力,一般来说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爆炸物本身的烈度,数量。一个是爆炸物是否充分燃烧。还有一个是爆炸环境。” “臣有一种假设,陛下您想,爆炸虽然厉害,但是小量的爆炸,还不能炸动钢,那如果有一个钢管,一头堵死,另一头开放,爆炸时。” 刘彻:“这就跟你说的爆破原理是相反的了,如果是在钢管里……那应该从管口喷出来吧?” 霍海:“这种小规模的爆炸,火光应该只能让一米内的人受伤。” “但如果,钢管里放了一颗活动的钢片,火药爆炸,推动钢片从这个钢管里喷出来……” 刘彻顿时沉声:“箭头?火药箭头?” 霍海:“陛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算是再厉害的大力士,都只能拉开几百斤的弓,能够拉开百斤的弓五次以上已经是最壮硕的弓兵了,这种人需要训练至少三年。” “而火药……点火,就算是十岁的小孩也能点。” 刘彻顿时明白了。 现在的弓兵全都是精兵,需要优中选优,然后严格训练,肉食粮食管够,然后才能训练出来。 而这火药钢管,训练!?随便谁都能放。 难怪说是一万人就能攻打大漠。 霍海拱手:“陛下,有关类似的几种武器可能的设计方法,我都已经给张立和葛楠说了,陛下可以把他们带走了,专门成立新的部门,管辖起来。” “这东西和我们现在那些技术不同,这种技术……” 刘彻抬了抬手:“这两位,嘉奖,如果这钢管设计出来,封侯。” 霍海摆头:“他们都是方士,他们有别的追求。” “葛楠倒是想要封侯,而张立想要建立黄老道的教派。” 刘彻:“都允了。” 霍海一甩头,这关我啥事儿,陛下你想干嘛干嘛,人带走就对了。 刘彻:“人我就不带走了,你全权负责,但是有一点,既然是钢管,那制造钢材的钢厂的人,还有制造火药的原材料的厂子的人,不允许和研究新武器的人有私下接触。” 霍海歪头:“我管?我不管!” 刘彻:“你不管,朕还是要安排人来管,到时候安排的人,不是卫家的人就是霍家的人。还要在里面找懂这个的人来管,卫家霍家除了你还有谁懂?” 霍海:“这新式武器,臣一点都不想碰!” 刘彻:“朕不会怀疑你的。” 霍海:“怀疑不怀疑不重要,我怕被炸死……” 刘彻一脚踹了出去。 霍海直接躲开了。 下面跟着的队伍暗中讨论:“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分账不均打起来了,我靠,霍大人果然是我辈楷模,居然敢躲!” 刘彻:“你放心管,又不是让你亲自带队去研究,有成果了你再检验出意见就行了。” “安全方面的问题,朕派遣羽林卫负责。” 霍海一想,这也行,羽林卫来管,那就没我的事儿了,我就挂个名。 刘彻:“曹襄和路博德都要准备以后的战争,羽林卫的校尉不多,剩下的人中……还是你啊。” 霍海缩头:“嗯?” 之前刘彻说要封霍海为羽林卫校尉,封了,但没宣布。 不过,自己要是真管,那岂不是研究员自己管着,材料自己管着,设计方案自己管着,连安保保密都是自己管,那岂不是变成自己全权管理了? 这不要了命吗! 霍海坚决不从:“陛下,你还是另外安排人吧!至少不是一言堂!” 刘彻神色淡然:“就这样决定了。” 刘彻的淡然让霍海反应了过来,刘彻这么淡定,说明就算自己全权负责,刘彻也有把握掌控武器研究的所有事情。 也就是说,每一个环节他都有绝对的掌控。 也就是说,其实葛楠张立早就是他的人了? 霍海的极力推辞,反而给了刘彻表现自己掌控力的机会。 不过,霍海不在乎这个,霍海觉得更安全了,刘彻自己盯着,那我还盯什么?我睡大觉不好吗?? 行驾一路往东,越是往东走,渭河水位越低。 水退的比人走的快多了。 只有一些小水坑还有水存着。 很多地方已经见底了。 有人指着河里:“前年冬天,又起东风,可以航运,我的一艘船在渭河上过来,翻了船,就是这个位置,难道那黑黢黢的是我的箱子?!” 旁边人:“看清楚了,等土干了我就去挖走,哈哈哈!” 渭河干了,里面要出多少宝贝啊,甚至先秦时代的东西都不会少! 刘彻看着河道:“这种新武器叫什么啊?” 霍海:“枪乃百兵之王,那还是叫枪吧。” “毕竟按照设想来,还是一枪一个窟窿。” 刘彻捏着下巴:“那钢片大一点的,岂不是叫做砲?” 霍海:“感谢陛下赐名!” 刘彻:“既然是火药点燃,那研究出来就用火字旁算了,还读炮。” 霍海:“陛下发明的新字!就是好,形象!” 刘彻:“那要是不需要抛石机那种结构,反而跟弓箭一样,直接推出去,岂不是叫火箭?” 霍海拍大腿:“陛下厉害,好名字!” 刘彻笑眯眯的捋胡须:“火枪,火炮,火箭。发明出来后,给你封侯。” “你哥的侯名是勇冠三军,叫做冠军侯。” “既然如此,你设计三种火器,就叫三炮侯好了。” “咳咳咳~”霍海:“臣哪儿能那么贪婪,用这么好的名字?这三种火器毕竟还要葛楠去研究,三炮侯的封号还是留给他好了!” “给臣,随便封个什么风流侯帅气侯就行了!” 刘彻盯着霍海:你还想封风流侯?朕给你封个大内总管!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