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女人在牧场的工作,收入并不高,养孩子很勉强。 而明年随着牧场进一步发展,需要的人手在减少。 而且,今年这些女人都在制作羊毛线,编织羊毛衣出售,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利润霍海让她们留着了。 以长安城现在的发展,这些钱能养活她们很长一段时间。 但,情况马上就要发生变化了。 首先就是卜式管理这些羊之后,大规模的选择了多胎羊出来繁育。 加上花钱购入,差不多到明年年末的时候,绵羊数量要突破二十万,甚至如果情况完美,将会达到四十万。 目前整个上林苑的非山林地区,全都要变成牧场的范围,并且还要从渭河上游调集草来喂养。 虽然羊多了,可不代表女工的活儿变多了! 因为羊毛线的产量即将大涨,达到六百吨的样子。 这还是选育不合格的情况下的产量,如果选育合格,按道理应该有八百吨羊毛才对。 六百吨羊毛是预计最理想的情况,哪怕情况不理想,也应该有二百吨。 二百吨拿来打毛衣,可以打将近,四十万件。 四十万件毛衣,让这些匈奴女工打? 有时候,产量大了,不代表工作机会变多了,反而变成了没工作了。 就好像,满街都是餐馆了,等于大食堂的工作无了。 毛线产量大了之后,就是标准化生产了,就需要一部分人全职生产毛线了。 而打毛衣的方法就要故意传出去了,接下来一年,长安的家庭想要穿毛衣的,那就得自家贤妻良母学打毛衣了。 只有极少数超级富裕的家庭,还有家里没有女眷的家庭,才会购买毛衣。 这就导致,大量匈奴女人将会失业。 所以任何能容纳匈奴女工的产业推广,对霍海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比如浑邪他们即将开设的匈奴农家乐,就能容纳很多匈奴女人。 当然了,优先让没有男人又即将失业的女工去。 再然后,霍海还要鼓励这些人融入长安的生活,对于还未出嫁的大姑娘,甚至要鼓励她们出嫁,而且不能局限于匈奴工人群体内部,而是要让她们自由恋爱自由婚嫁。 回程的路上,驾车的项绪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接下来,匈奴人会被重用! 因为匈奴人在长安没有根底,所以他们只能依附皇权生存。 换而言之,皇帝如果要针对某个汉人群体,也只能让他们日子难过,但要针对匈奴群体,能让他们死。 而匈奴人中的聪明人,会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们会为皇帝陛下效死力! 既然是这样,那么皇帝为什么不重用他们? 更何况,匈奴人叛逃到大汉,连退路都没了,他们不可能再回到草原,草原上的匈奴人不可能再接纳他们。 也就是说匈奴人连当叛徒的资格都没有。 这么一算的话,似乎接下来匈奴人要被大用了! “原来公子的行事,都是有考量在的。” 在带动了长安居民富裕后,公子没忘了给匈奴人们一条赚钱的秘方。 匈奴人现在无依无靠,必然感恩戴德。 这样一来,在利益战车的捆绑上,就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密了。 这辆车越来越大,翻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想通这一点后,项绪再回看自己负责的项目,又有了新的体会。 以前,没有多少人敢真正的露富。 虽然满大街都是人僭越,但大家都是互相慢慢的试探,没有出格太多。 现在有公子带头,富人突然就有了存在感。 搁在以前,雷林这样的富人多低调啊,就算出门,也是以司马相如的老丈人自居。 司马相如虽然文名盛,但近年也只是小官罢了,所以雷林出门的姿态摆的很低。 但现在呢? 雷林现在可是出了大名了,就算是只参加了同关煤矿股东大会的人,那在长安现在都是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 雷林还是董事会成员,这可以说是声望巨大了。 同关煤矿股东大会的一员,意味着一年中你有一天可以接触到皇帝陛下。 就算是封疆大吏,在各部州的刺史,各郡的太守,都没有完全的把握说自己一年能见一次陛下。 这就已经是风云人物了。 而董事会成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此人随时都可能接受皇帝陛下的召见,甚至主动发起会议,邀请皇帝陛下参与。 这几乎已经等于是朝中重臣了。 大家不只是盯着同关煤矿,所有人也在盯着,哪一家企业能变成第二个同关煤矿! 既然有了这种路子,所有人都在拼命地发展,而要投资,就得露富。 露富,就等于自己宣告所有人,我是个富人。 如果有一天,霍海倒台了,这些富人如何自处? 暴露了财富,又没法往上爬,又没法守住财富的富人怎么办? 项绪意识到,长安城所有出来做生意的非贵族富人,全部都已经自然地站在了公子的大车上。 项绪本来每天都很头疼如何发展商业的。、 虽然霍氏产业链巨大,都是霍海提出的,但是具体实施到和哪些人进行中等以下的小规模合作,合作什么,什么时间开放什么合作,具体要拿多少利润,放出多少利润给别人。 这都是要项绪来思考的。 但想通这一点后,这些问题突然不是问题了。 “所有人都是自己人?” 项绪猛然间意识到了这一点,再回头去看稳坐沙发上的公子,突然有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原来,从头到尾,一切都在公子的掌握之中! 霍海:“驾车看路。” 项绪回过头去盯着道路。 走着走着项绪还是询问到:“公子,您是不是担心,有人发现时局的问题,而利用这些东西针对您。” 霍海:“时局有什么不对?很对啊。” 项绪突然想起了刚刚霍海面对石德时候的表现,深吸了一口气。 公子,和高祖皇帝太像了。 虽然坊间经常有人说高祖皇帝是个流氓混混,但项绪读了这么多书,明白了这么多道理,难道还不知道背后的真相么? 高祖的能力,那简直是突破天际的强。 而所有人都不喜欢一个强大的人赢得了胜利这个说法,因为这没有传奇意味,也没有代入感。 试想一下,一个武水准之上,文时代巅峰的人,击败了霸王项羽这个文水准之上武时代巅峰的人,有问题吗? 谁赢都正常,刘邦利用局势驾驭局势,制造了于自己有利的局势,最后赢得了胜利,太正常了。 可谁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 假如有人讲,一个和我一样的小瘪三,一个四十多岁游手好闲一事无成的人,战胜了楚霸王! 这样就很有代入感了,这个故事的传奇感就成了。 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缘由,把刘邦最强的一点,给掩盖了。 刘邦最强的地方是,道德底线很灵活。 很多人把道德底线很灵活理解为,道德有问题,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不对,那不叫道德底线很灵活,那叫道德底线极低。 道德底线灵活的意思是,面对道德圣人时,就是道德圣人,面对小地痞时,就是小地痞,面对大流氓时,就是大流氓。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格魅力爆棚。 因为他面对任何人时,都能平等对待。 所有人面对刘邦时,都没法说刘邦不公平,不实在,不道德,不对。都只能认了,还得服气喊一声‘沛公’。 人家都把自己跟你拉到同一条水平线上然后赢了你了,你还能说什么? 真以为刘邦跟项羽说‘分我一碗我爹做的羹’是因为他素质奇低不孝? 错。 刘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在反讽项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