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一旦有了强大的生产力,却失去了上升通道,阶层固化,普通人读书但却没有考试让他们去考,那就要出问题了。 科举制和一切制度都不一样,就是因为考试这两个字。 这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一种上升通道了。 没有之一。 考试可以很难,哪怕难到了全国一年只选一百个甚至十个呢?至少要有看得见的能入选的。 刘彻是什么人,只需要稍微看一下,就能看出症结。 科举制的选拔方式只可能是考试,而考试,就和现行制度的所有受益人都冲突。 而且是不可调和的冲突。 其实,刘彻面前这些人,就是霍海要对付的敌人。 朝堂三公九卿。 三公就是超级大贵族,而九卿不止九个,而是所有中央有两千石的实权官职,包括地方大员。 他们一定会挡霍海这条路。 但是刘彻还真没办法一口气把他们换了。 因为他们也有能力一口气把刘彻给换了。 刘彻最好的办法是,完全不站出来,就看着霍海和他们斗,谁赢都是忠臣。 但霍海才几岁?马上十八岁。 怎么斗? 就算霍去病和卫青站在霍海这一边,斗得过吗? 刘彻对此持有怀疑态度。 “这小子主意多,既然他敢放出话来,恐怕就是做好了准备了。” 这就好像修桥的计划,既然渭河改道了,那新河道上肯定已经修好一座桥了。 但刘彻一点都不知道霍海到底有什么办法,能解决眼下的问题。 这可是帝国所有的高层。 当然,他们也可以投入科学的怀抱,转化成新的高层。 但……既得利益者为什么要改变?只要躺着不动,谁能拿他们怎么办? 散会之后,张欧坐在车上,重新拿出了科学报。 “科举制。”将报纸收起来后,张欧眯了眯眼睛:“去长安县逛一逛。” 这个历史上面面俱到八面玲珑没得罪过任何一个人,在朝堂上被称为第一忠厚人的老者,闭上了眼睛。 以前,张欧只需要在遇到难题时哭一下,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 因为人情体系,一位忠厚的老者,都被逼哭了,你们还要怎么样? 就从了吧。 但是,考试是有时间的。 哭,也要算时间。 科举制来了,哭,没用了。 张欧从庶出子,到位列三公,而且还是御史大夫,是宰相预备役排名第一位的高官。 同时还不得罪任何人。 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自己那傻儿子还有傻儿子的儿子能继承这份政治遗产,不求成为大官,只求张家世世代代有人保举为官,永远能吃上这口饭。 但是,现在这份遗产要化为泡影了。 年少的张欧一眼看过去‘庶出子继承不到遗产哟,分官你还有份,你儿子应该是没有的,你有本事你去当爵一代去吧。’ 年老的张欧一眼回望‘高官又如何,以后得考试,你儿子登上末班车了,你孙子没有这回事儿了。’ 在原来的规则下,努力了一辈子的张欧,想要一个人完成家族百代重任的他,不可能平静的接受新时代的到来。 张欧思索着今天在场的每一个人。 谁才是盟友? 谁是盟友可以慢慢感知慢慢查。 不过,自己一辈子的老好人,难道要在这时候站出来高举大旗发号施令吗? 张欧心中,有了三个名字,石庆,孔安国,李广。 (本章完) 第(3/3)页